2018年9月19日 星期三

ACaaS 與 Mobile Access 可促進彼此市場增長

據英國London 消息/

IHS Markit 機構預測,以門禁系統為服務(ACaaS)的市場收益,將會增長,於2022年達到9.5億美元的產值;該機構認為Mobile Access(行動應用門禁)市場,同時也會有類似的大幅成長。該機構的研究員也指出,現階段固裝式的門禁讀取機中有20%的設備,在2022年以前都會發展成具備行動裝置應用的功能。

在過去五年間,市場對於ACaaS(門禁系統服務)的商業模式需求,快速增長,並且預測將會在未來持續維持高成長。儘管目前還很少有將門禁統服務(ACaaS)與行動應用門禁(Mobile Access)企圖整合的應用解決方案,看起來兩者有很明顯可以協同應用之處,預計在未來的五年內此整合應用,將會愈趨普及。

有鑑於這兩者整合後的好處是能讓大部分使用門禁系統服務的用戶選擇完全託管方案。 託管方案的服務提供者,因為可以從遠端管理發證以及取消憑證,讓他們將營運成本可以大幅度降低。

行動應用門禁(Mobile Access) 與 門禁系統服務(ACaaS)兩者,都可以長期訂約使用,或採變動定價模式才進行服務銷售。 讓門禁系統服務(ACaaS)的合約選項內加上行動憑證授權,對於安裝業者來說,並不會構成問題,當傳統門禁系統市場中"行動應用門禁(Mobile Access)"愈來愈受到歡迎時,不管是使用者或是安裝商,都有可能會對浮動定價模式愈發熟悉下,也會讓消費者對於"門禁系統服務(ACaaS)"模式更感興趣。

ACaaS服務方案,通常都是運用雲端架構的門禁系統方案。上述兩者模式若更受到消費者歡迎,就會有更多人放心安裝雲端安防系統方案。

ACaaS模式可以讓更多建物安裝門禁系統,由於很多此類使用者也同時是中小型企業的企業主,他們有可能以前從未想過會用到門禁系統。因此,這是推廣Mobile Access (行動應用門禁)應用的絕妙機會,服務提供廠商,對於這類客戶族群,可以建議一開始就將可行動讀取的功能加進服務選項中。

目前,這類方案的早鳥接受者,為各行業的少數族群。在教育機構及醫療院所中,就多人採用Mobile Access (行動應用門禁),而中小企業主及物業管理業者則較多採用ACaaS(門禁系統服務)方案。ACaaS方案,由於都是小型案件但是案件數量很多,這類用戶通常重視費用是否負擔得起,大過於系統是否具備造型與先進的功能性。ACaaS服務提供商若要說服使用者採用較貴的行動門禁功能的資料讀取裝置,可能需要費一番工夫。

這兩種服務提供方案,通常都是以月收或年付的方式計價收費的,因此定價模式依期限略有不同。ACaaS是根據使用安裝的門數來計費,而Mobile Access則是依據有多少人使用或發出幾張授權憑證來計費。若未來將兩種方案合併使用,要設計出能互動優化的報價模式,對於服務提供者來說,會有一點棘手。 若想保留兩套服務系統的原始計價矩陣架構的話,當用戶想要擴大他們使用的方案規模時,服務提供者屆時可能會遭遇到計費的困難。


新聞原(英)文:  ACaaS and Mobile Access propel each other to market

2018年9月17日 星期一

Martin Gren: OEM將因資安,走入歷史!

Axis 的共同創辦人之一, Martin Gren,在接受 DETEKTOR 影像採時,表示他相信傳統的OEM的商業模式,因為資安需求,即將走入歷史。在影片中他也針對AXIS面對的最大挑戰、影像監控產業、智慧城市、及相關議題,提出他的看法。



他相信,2018年間對於安防科技產業來說,Cyber Security (資網通安全)仍將會持續成為最重要且最具爭議性的話題。他說 "如果一家企業透過OEM方式,委外製造自己品牌的攝影機的話,需要在資料串流的呈現(skinning)上,讓攝影機看起來像是自家的產品;當日後,發現有重大的病毒,需要升級該攝影機的資安機制的話,就需要再跟原製造商重新協商,來更新部分機制,並同時要讓相關的資料串流的呈現(skinning)也要做完整。"

因為實質運作的關係,Martin Gren認為 - 從了解網絡漏洞~到完成更新後真正推出 - 的這個過程,可能需要三個月,這時間實在太長了!

影片中,他也提到Axis要如何應對來自中國的大型影像監控的製造商的競爭? 他認為,Axis最大的挑戰是保持業績成長!  他說  "我們要解決這問題的方法,就是改成服務導向型企業。"

(按此線上檢視英文原文報導(全文):  Martin Gren on OEM and cyber security)

2018年9月14日 星期五

建物分析預報系統 全球市場到2023年將達到110億美元~


據美國伊利諾州Northbrook市消息/

據Marketsandmarkets研究單位的最新一份市調研究報告指出,全球建物分析(預報)的應用市場產值,將由2018年的59.4億美金,以13.3% CAGR(年複合成長率)速度成長,到2023年可達到111億美元規模。

市場成長的關鍵,主要居於對能提昇能源應用效率的系統需求增加,以及整體營運成本降低知要求意識提高的緣故。

在上述預測的期間中,所有的建築物類型,商業大樓,將成為此類設備市場最大的產值貢獻者。在該建物分析預報市場的幾項成長主要原因,包括了大型購物中心、大行禮堂、及大型婚宴場所的增(擴)建下,讓業主和經營業者敢於投資,在新建或舊大樓中安裝建物分析軟體及採用相關服務;加上物聯網的應用,可以讓海量數據產出有價值的精闢分析資訊(valuable insights)。

運用雲端佈建的模式,因為成本花費不高以及容易建置的特性,也看到了持續成長的需求。因此,以雲端架構的建物分析軟件和服務,提供了許多好處,如,可擴展性,高應用性,及易於部署,這將促進各機構之間對雲端系統的採納與使用。

預測,APAC(亞太經濟區)將在此建物分析應用市場的全球產值中,佔最主要的一塊,並且因為亞太區內的主要國家將會持續高經濟成長,到2023年以前,該市場將預測有最高的複合成長率。在北美和歐洲地區內有許多公司,已經採用了建築分析軟件及服務,並已在創新方面投入了大量資金研發; 因此,預測這些地區將產出此應用市場的主要收益。

建物分析軟體及服務的主要提供者,有: Honeywell, IBM, Johnson Controls, Schneider Electric, General Electric, Siemens, ENGIE Insight Services, Lucid, Enecnoc, BuildingIq, Iconics, Senseware, KGS Buildings, Buildinglogix, Lutron Electronics, Coppertree Analytics, Ecovox, Gridpoint, Energy Advantage, Delta Electronics, Buildpulse, Crestron Electronics, Pointgrab, Verdigris, 以及 Noveda Technologies.

(按右列名稱,線上檢視英文新聞: Global building analytics market predicted at $11B by 2023 )

2018年9月12日 星期三

2018 Security Essen 展館重劃後

Security Essen展,就規模大小(占地坪數)來看,是安防產業規模最大的國際展。 但是,因為每兩年舉辦一次,其對全球安防產業之重要性,若與英國倫敦每年辦一次的 Ifsec International展相比,就略遜一籌~  但是,Security Essen展,卻是德語系國家(例如東歐等國)的安防專業人士積極參與之產業盛事。

Messe Essen,主辦單位,逢每雙數年的9月份,就會在德國的Essen市 Fair Grounds 國際展覽館舉辦Security Essen 展。據大會提供,2018年將有來自40國,計1045家參展廠商,參與展出;其中,46%的參展商來自於德國境外。預計今年將有來自110個國家,超過40,000名訪客到場參觀。 經上一屆(2016年)大會調查,參觀訪客中有26%將投入超過250,000歐元的金額採購安防相關器材;13%的參觀者,可望投入的金額將超過1佰萬歐元。

2016年(含)之前的展覽場地,共分做12個場館。 上一屆展覽結束後,大會即宣布會場展館將重新規劃統合,進行重整。重整後的Fair Grounds,改變為8個展館。  2018年的 Security Essen展之展館分布如下圖:


Hall 1(一館):  主要陳列各服務提供商的服務項目
Hall 2/3/Ga (二館/三館/Galeria採光廊道): 主要展示門禁設備、機械設備、及相關整合系統
Hall 4 (四館)  暫未使用
Hall 5/7 (五館/七館右側):  展出影像監控設備
Hall 6/7 (六館/七館左側):  展出防火/入侵偵防設備語系統
Hall 8 (八館): 特別增設,提供資安廠商以及經濟型安防系統(設備)廠商展出

依據大會各館配置及通道標示位置來看,從西向入口進場,會先進三館;若從東向入場,則由八館進入。 若搭車或開車到會場者,則由七館進場。連接西側場館(Hall 1,2,3, & Ga)與東側場館(Hall 6,7,8),則必經Hall 5(五館)。  新的展館配置似乎已經改善了過去總有一、二個館走不到的盲區規劃的問題。

今年,共有151家廠商亞洲的廠商前往Essen參展。 其中,中國廠商就有110家,佔總亞洲參展廠商數的73%+。 台灣廠商,共有27家廠商出展,設攤在Hall 7 共計13家廠商。

參展商 展前應該要擴大宣傳

大部分的亞洲廠商都知道,參加國際展覽,攤位位置的選擇,可以決定訪客造訪的多寡。但是,很多廠商都不了解,展前的密集資訊的傳播/宣傳,也能有效地吸引有效買主/訪客!

根據CEIR (Center for Exhibition Industry Research)機構調查指出,參展廠商若展前搭配媒體進行密集宣傳行銷,可以有效提高約33%的攤位訪客造訪率! 所謂"密集宣傳",指的是展前一個半月至二個月的期間,週週(或至少二週內) 都能有一則動態新聞發布。 經過展前的密集新聞宣傳發布,就能有效引起目標訪客(客群)的積極興趣與關注! 

更多相關資訊,請點此線上詳閱 ~




人工智慧學習科技: 在居家安防應用 將創造巨大商機!

據美國伊利諾州Northbrook市消息/

居家安防系統的市場產值,將由2018年的455.8億美金,以10.40% CAGR(年複合成長率)速度成長,到2023年可望達到747.5億美元規模。此市場成長,將歸功於物聯網與無線科技的出現以及市場客戶的認同。 而且,研究人員也發現,人工智慧與深度學習,在家庭安防系統中的整合以及“智慧城市”議題正在全球擴散,這些都正在為業者,創造巨大的商機成長。

在經濟發達國家中(如美國,加拿大,英國,德國等),獨棟別墅及獨居者的數量很高,衍生出相關的居住安全問題,日益升高,而且擁有這些房屋所有權人,通常也具備擁有較高的收入。 獨棟型住家,通常建在較偏遠(與世隔絕)的地方,如果發生需求緊急醫療情況或遇到如盜竊、搶劫等事件的緊急狀況,可能無法馬上就地獲得必要的幫助。 有鑑於此,對於獨棟行住戶及屋主來說,採用家庭安防系統的需求就會很高。

市調公司 Marketsandmarkets 的研究員預估,在上述預測的年份間,自我安裝(DIY)型的安防系統在居家應用市場的年複合成長率最高;因為主要成長因素中,價格(對於自我安裝型產品)將會趨向合理化,所以會有高成長預期。這些自我安裝(DIY)型的安防系統,部分會整合驅動警報的功能,以及遇到有人侵入時的其他智慧連動功能(如,啟動安防攝影機進行監視)。

目前居家安防系統的市場普及率仍很低;尤其在經濟發展中國家的市場中,客戶群通常偏好採購可以符合較低預算的自我安裝型安防設備來防護。而且,有些公司發展出使用手冊與安裝指引的工具,可以有效幫助客戶自行進行系統安裝與整合。儘管這些系統不具備提供專業的監控中心功能,使用者已經可以用智慧型手機連線來遠距離監視他們的宅邸。因此,因為居家安防系統的接受度提高,DIY(自我安裝型)系統,成為最能吸引平均所得中等以上的新客戶的最佳安防替代方案。

美國,是全球市場中最早接受並採用居家安防系統的應用;有鑑於此,美國是目前此類產品最大的市場。而且,此類產品的知名品牌與企業,如 Johnson Controls, Honeywell, 及 UTC都將企業總部設立在美國。 如ADT, Vivint, 及 Protect America 等大型的中央保全服務公司,也因此在地創造了主要的收益。加上,美國及加拿大為主要技術與經濟大國,兩國境內擁有高收入家庭的比重很高。所以,在推介物聯網應用及發展智慧城市的驅動下,給了居家安防系統應用在此區域市場中高成長的機會。

除了上述的主要企業外,市場研究員在報告中,也引述了其他主要品牌/業者(如,Hikvision, Assa Abloy, Secom, Bosch, Alarm.com, Allegion, Schneider Electric, Legrand, ABB, Stanley, Nortek)的資料與數據。報告中也提到居家安防系統相關的其他新創公司與業者,如 Armorax, Nest Secure, Notion, Canary, Scout, Simplisafe, 以及 Cacoon.

(按右列名稱,線上檢視英文新聞: Huge opportunites for home security market - AI and Deep Learning)

2018年9月3日 星期一

中美貿易戰下 台灣是否能"擦邊"得利?!

據<天下雜誌>的財經焦點,指出: "美國貿易代表署3日提前公佈301懲罰性關稅清單,目標描準的全是「中國2025」十大領域的各項產業,用意昭然若揭,這打的不是現在,而是未來;打的不是貿易戰,而是工業4.0智慧製造的爭霸戰。目的是:不讓中國崛起,不讓中國從「量產製造」變「智慧製造」,要讓製造業加速回流美國。"


在經濟日報的國際新聞中,也看到 「... 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6/15公布課徵關稅的商品清單,包括1102個獨立關稅項目,著重於對與「中國製造2025」產業政策有貢獻或受惠的產品,包括航太、資通訊、機器人、工業機械、汽車等產業;該清單不包括美國消費者經常購買的商品,如手機或電視機。...全球貿易戰愈演愈烈,美國總統川普證實從9/3這周起,將繼續推動對2,000億美元中國產品加徵關稅的計畫。

台灣產業,在這場貿易戰之下,是否
「掃到颱風尾」遭到重創? 
還是,可以「打擦邊球」得利呢?!

如果這貿易戰,真如天下雜誌分析的,打的是工業4.0的爭霸權的話,那麼,台灣若選擇與美國企業站在一邊,就可能會有機會接到從中國轉單到台灣的製造、代工、研發的機會! 反之,若是站穩輸美「踏板」的腳色,是否也能有效協助對岸的友好企業,做到美國企業的生意呢?  

能"把把叫胡",當然是商人追求的極致光景!

上週的智慧顯示/光電展/機器人(智慧自動化)/物流/製造設備/3D列印/數位化機械的聯展,共吸引超過132,000人次(*)的參觀人潮。眾多廠商攤位上,滿滿的人潮,及熱切詢問的景象,已經在台灣很久沒有看到了。今(2018) 年的國外參觀者及訪客,也明顯增多,更透露出海外需求升溫的契機。

會場中有各式各樣的機械手臂整合AI/AR/VR的Solution與應用。 M2M的物聯與大數據,也是專業訪客詢問的重點。 除此之外,自動搬運、點/補貨,也是智慧工廠及物流/倉儲業者的看展重點。

與安防科技產業相關的廠商,如Honeywell 展出智慧商店系統,中興保全與新光保全紛紛展示聯防服務及機器人陪伴的應用方案,愛馬力歐的AI功能攝影機、新漢科技展出全系列的智慧製造Solution, 以及:
  • Shany(禾企)展示Thermal Cameras,可以防止機器過熱與廠區之防災預警的效能、
  • huperLab (滿景)的Video (3D) Camera及偵煙/火智慧辨識系統,展現能夠幫助業者進行防尾隨、精準統計、及快速防災應變的工廠、倉儲等場域之安全管理應用、
  • HEX (瑞德感知),展示無線連網「動態疏散導引系統」,能更有效協助室內空間在煙霧迷漫時的人流疏散、
  • Yoda (悅達科技),數位連網傳輸設備與系統,能夠提供串聯設備的PoE(乙太網路供電)達到720W的大功率效能、
  • Hi-Sharp (昇銳電子),視覺檢測Solution及行動監控應用,旨在協助工廠生產更精準、快速
這些廠商在展覽中,儘管未造成大量人潮湧入攤位中參觀,但是每小時靠近攤位詢問、交流、及參觀的訪客,三天展覽統計起來,也十分可觀。最重要的是,廠商在此展中,找到直接有需求的企業用戶,以及想增加服務項目的中間商(系統整合商、設計公司、...等)。

藉由貼近需求端的活動參與,安防專業業者,才能走出"自我滿足"的框架,開始向橫向(不同業別)發展--尋求更多應用商機、更多合作可能;由累積的活動接觸與實務經驗,才更能在不久的未來,以精準的策略,開創更多的"可能" !

(*) 大會公布的參觀人數為 37,403人;三天展覽的參觀人次超過 132,000次。


2018年7月25日 星期三

瑞典連續森林大火,引發對災害預防與救援之科技運用之關注

<中天新聞>  
今年夏天,不僅僅是台灣艷陽高照,全球各地也遭受熱浪侵襲;
瑞典罕見高溫引發森林大火,甚至波及到北極圈,而北美洲發生多起熱死人意外, 就連正值冬季的澳洲,也出現將近25度的異常溫度。

瑞典(2018-7-19)消息>  因米特(Mitt)地區多日來持續發生森林大火,警方的國家行動管理小組已決定加派人手及資源,進行該地區(包含米特,諾德和伯格斯拉根)之災害減損及救援任務。該國警方與火災有關的主要任務,例如拯救生命和減少損害,並可依據緊急程度來決定是否進行交通(道路)管制以及是否進行居民撤離。 Noa(國家運營部門)負責人MatsLöfving說 “我們今天與所有地區警察進行會議,以控制局勢,並決定主要在米特地區,包括斯德哥爾摩式及此地區之東,西,南方向鄰近區域。“

據AR Media 瑞典總公司表示,連日來,許多在地大型SI公司,已經接獲政府政策相關部門,開始研討各項科技應用預防的可能,希望因此能夠產生緊急事故提早發報的效果,以能讓企業、居民、及政府得以及早因應並減少損失。被詢問到的科技產品為影像監控中具備智能影像辨識及科技(如 AI/AR/VR/IVS & Thermal-sensing)的攝影機及系統、無人飛行器(中型以上)、行動監測車、溫度/特殊氣體感應裝置、疏散設備/裝置、防護衣帽/設備、救難機器人設備搜救裝置...等。

如上述短片披露,歐洲、美洲等高緯度地區及國家,過去屬於冬季嚴寒而夏季表現出較為溫和的高溫;然而,氣候逐年變異,致使這些地區在夏季,也出現炙熱的高溫表現!! 這現象,將會逐年升溫及持續發生~ 

凡有這些設備、系統、及Solutions的台灣外銷廠商,應該視此為"商機";在經歷一段業績低潮之後,台灣安防科技廠商,應該更積極走出國際,擴大產品/科技曝光,增加被看到的機會,才能甩開一直受到價格競爭(打壓)的陰霾!!



2018年5月15日 星期二

影像監控: 預測持續成長到2023年的683.4億美元產值規模

Northbrook, IL, USA消息>

根據Marketsandmarkets.com最新一份市調報告的內容,影像監控的市場產值,將由2018年的368.9億美元,預測每年以13.1%複合成長率的速度成長,估計到2023年底前,達到683.4億美元的產值規模。主要的成長驅動因素,主要是針對政府及公共安全應用方面調查,反應在數位網路型攝影機,以及消費型DIY設備及偵防用攝影機的需求增加所致。


這份報告中披露,網路影像監控系統的產值成長,主要是因為市場採購趨向從類比(Analog)走向數位網路型(IP)系統之故。 網路影像監控系統的主要優點有,畫質更清晰、系統可高度擴充、容易安裝、以及容易網路連線及整合。連網型的機種,可以用現有的網路就能連線整合使用,配合設備基本提供的軟體,可以做到影像分析、網路管理、及雲端儲存。報告中指出,數位網路型監控系統在不久的將來,會以快速的速率成長,因為攝影機內建的功能,以及儲存設備產業的技術都將更進化。

若以防護及防衛角度來看的市場成長,主要是因為社會犯罪率升高,以及恐怖分子攻擊事件增加之故,致使影像監控攝影機的安裝量激升。 加上,攝影機的市售價格不斷下跌,更是造成全球接受併購監控攝影機的量能升高的原因;這現象,同時也導致市場對儲存設備與監視螢幕的需求成長許多。

在上述的期間中,商業應用的市場,成長幅度將最大。在此垂直應用市場,主要表現在企業應用、金融大樓、醫療體系、零售店/購物中心,以及暢貨中心的應用方面。其中,零售商店/賣場,企業及金融應用方面的成長,是商業應用產值上升的主要推進力。

Marketsandmarkets.com機構相信,亞洲地區是影像監控市場成長最快的區域市場,而且將以高度速率在未來持續成長,因為這地區內對於新型商辦大樓以及建築物更新改善的投資量能很大。亞太(APAC)地區國家,對於安控攝影機的使用量,也預估大幅增加,因為主要的製造基地也在此區域內,必且預測未來可能會有大強度的恐怖攻擊發生。這區域內的影像監控市場,將看到APAC區域內的印度及中國市場的安防需求高度成長。

該報告中主要調查的影像監控業者有,Hikvision(海康), Dahua(大華), Axis Communications, Bosch Security Systems, Flir (US), Avigilon,, Hanwha Techwin, Honeywell Security Group, Infinova, Pelco, BCD Video, CP Plus, Nice Systems, Panasonic, Tiandy(天地偉業), Uniview(宇視), Vivotek(晶睿), 以及 Zicom.

原文新聞:  Video surveillance market to grow to 68.34B USD by 2023

安防 正在經歷【定位混沌】的危機


在九十年到中期,安防產業的從業業者,他們好似在一個封閉獨立的領域中運作,好似與其
他產業的商業模式,都沒有關連一般。在當時,安防產業的趨勢走向,都是由大公司領導,而且大家都堅信: "不管世界上發生甚麼事,安防產業都只能獨立完成客戶需求,所以市場一定能一直穩健成長。"


產業要靠異業科技整合

如今,因為異業科技整合、物聯網、以及智慧城市的因故,安防產業慢慢地需要與不同的產業及領域結合。影像監視(控)、感應科技、數碼辨識(ID)、以及門禁系統,可以創造出超出安防需求的更廣的應用。例如,攝影機可以應用於產業的製程監控以及熱點分布監測、還有零售業的結帳櫃檯的監管等。 數碼辨識(ID)及門禁系統,也可以應用在非安管方面,例如,根據報到或進入到特定大樓或空間的人數,系統能即時進行冷氣、燈源等最佳配置與控制。

又因為產業發展朝向與更多不同的科技與技術整合應用,安防產業在各種應用/專案中的角色會擴大,不僅限於安控領域而已。同時,安控科技的應用在政府單位及私人企業方面的重要性,都大幅度地提高許多;這樣的轉變,將驅使安防科技產業有更紮實的底氣,可以期待下一波穩健長期的成長動能。因此,產業持續成長,是無庸置疑的,只不過,安防科技產業的定位,即將面臨轉變。

純安防的知名企業 僅存鳳毛麟角

近20年來,西方的安防科技企業的發展,仰賴其他產業的比例,愈來愈大;尤其是那些被其他產業的大集團併購後的企業。網路監控的龍頭企業,過去是Axis (攝影機)及Milestone System (網管軟體),而今,這兩家公司都屬於 Canon Group集團中的企業。 而,類比影像監控時代的領導品牌 Pelco,現在這家美國公司,也被收入成為 Schneider Electric 集團旗下的一間企業。 除此之外,還有 Tyco 與 Honeywell 也都買入為數不少的安防科技公司,以及,最近 Motorola才剛剛發布買了加拿大的監控品牌 Avigilon。

若論經營純粹安防相關領域的企業,年度還能保持具有數十億美金營業額者,恐怕只剩下Assa Abloy集團--全球知名電子鎖及門禁系統的專業廠商及知名品牌。

事實上,全球安防產業領域中,已經存在很多多角化經營的跨國企業/品牌,而且整個市場積極朝向整合聯網兩大因素發展,這將讓安防科技商業趨勢,導向其他領域--在安全監控以外,發展出更多實際可用的應用效能。

市場擴大應用 更多元 

未來安防科技的市場,將更廣且不限定在甚麼領域;在各種垂直領域的應用,幾乎都不可能少了安防科技。所以,安防產業的相關業者,可以向多元市場舞台發展。那些轉向多元市場發展的企業,通常對於智慧城市、物聯網應用等相關的零售業展、交通展、及智慧大樓展,報名參展的反應都較積極、迅速。因為,他們知道,潛在應用客戶在哪裡,就要在哪裡出現;而且他們知道,這些客戶的需求,不再僅限於安全管控而已。

這樣的改變,也大大影響全球的安防專業科技展覽的主辦單位,因為安防廠商要將有限的行銷費用分配到更多不同的活動上運用。因此,大型如 Ifsec(英) 及 Security Essen (德)展覽,要大幅成長很困難;因為有更多的活動競爭來瓜分他們的目標客群。

在這個狀況下,可以肯定的是安防科技對各行各業應用的重要性,確實已經與日俱增。安防產業如何在這之間,找到(可以穩定賺錢)的定位,著實還需要傷神一段時間。








2018年3月22日 星期四

配合法規/政策,也是品牌的行銷策略 (一)


     近幾年爆發很多連網設備遭受到駭客攻擊,導致隱私曝險疑慮及系統當機的問題;這也引發安防科技產業,提高對設備聯網之資安防護的重視。歐美日的安防科技品牌/廠商,紛紛參考UL2900(-1 ~ -3)標準,進行 IP Surveillance 及相關聯網設備與系統的資安防護機制之改善與提升。這趨勢,快速改變主要品牌與業者的採購及合作方針。

     以代工及生產為大宗的亞洲廠商,因此也開始思考聯網設備與產品的資安防護必要性。亞洲領導品牌,Sony, Panasonic, Hikvision, Dahua, Vivotek, ...等,紛紛於2017年底,發布企業因應聯網資安(Cyber Security)及個資保護法規(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 GDPR)的策略行動與因應之道。 其中,Panasonic (松下電器)於日前(3/17),針對即將在歐盟市場執行的GDPR,發表看法(如下):
(新聞原文)  Panasonic: "technology can mitigate GDPR compliance risk"
(中文翻譯)  歐盟GDPR 實施前: Panasonic說 "科技可以因應GDPR帶來的危機"

     值得一提的是,這新聞中提及Panasonic I-Pro Extreme 系列的IP Cameras 及相關安防系統,已經因應GDPR第32條與第35條法規要求,進行個資防護的機制強化。 


這樣的新聞訊息,正是該企業積極配合
歐盟個資保護法的態度與政策宣示

不僅僅能夠幫助品牌銷售通路的行銷,
更能吸引潛在專業客戶的關注!


(內有更多產業輔導資源 與 優惠資訊)

2018年3月19日 星期一

歐盟GDPR 實施前: Panasonic說 "科技可以因應GDPR帶來的危機"

因為面對針對資訊保護歐盟要導入新的法規,松下電器(Panasonic)對資料保護的技術重要性發展,備感壓力。

根據英國 Bracknell, Berkshire報導,歐盟的GDPR("一般資訊保護法規"之簡稱),為保障在歐盟地域內的所有人之資料保護的加強與統一管理,將於2018年5月25日開始強制實施。違反資料保護或洩漏數據者,將可能接到高達2000萬歐元或該企業全球營業額的4%之罰鍰或法律制裁。

基本上,所有單位在任何營業目的的聯絡上,若要使用個人資料,需要事前獲得該人的同意,並且這類個人資訊不能轉用到在EEA(歐洲經濟區)以外的國家/地區,除非該區域保證給予資訊保護相同的防護水準。

"在我個人26年的生涯中,這法規是我面對經營上最大的挑戰," Panasonic營銷總監  Stephen Yeo 說,"因為要執行GDPR,企業將需要考慮要在那些地方使用個人資料,以及如何使用--也就是說從個人姓名到各種地址/位址的資訊,都要保全使用紀錄。"

"我們相信當然有可能靠技術來降低某些風險。" 例如在閉路監控攝影機上採用隱私遮罩功能,以保護個人特徵的辨識度,這意味著只有在發生意外或事故情況下(比如,這是個竊賊),才能看到確實的存錄影像。 "另外一例是自動將掃描機上的資料移除。讓機器內建此功能,當掃描後的資料傳送到電腦(PC)端,掃描的資料在掃描機上就清除,這樣就能自動提高資料的安全性。"

為了因應法規而進行存取在公共區域的監控攝影(CCTV)的紀錄檔案,Panasonic推出符合GDPR法規中第32條及第35條規範的安防系統方案。 這系統可以預防資料被盜取,並能讓公共區域在符合資訊隱私法規保護下,繼續保有高監控保全性。

所有Panasonic I-Pro Extreme 系列攝影機,都具有這項"確保通訊安全"的特質,能夠讓網路監控系統的通訊不被偷窺、竄改、破壞或改變影像內容。

Stephen Yao 強調說,"監控攝影的連網裝置(設備)已經被認定有可能具有無法保護資料的潛在資安弱點,因此,所有相關企業都在關注應該在5/25以前,要計畫如何來改善及升級設備。"


新聞原文:  Panasonic: "technology can mitigate GDPR compliance risk"
* 其他相關資訊:  "GDPR要來了,你準備好了嗎?"

2018年1月16日 星期二

2018年度Video Surveillance (影像監控)產業 七大趨勢 預測 ~出爐~

根據全球重要資訊/分析/解決方案領導者--IHS Markit調查機構(英國 London)的最新一份白皮書資訊披露:  從人工智慧及深度學習技術,到隱私保護機制的進程,全球影像監控產業 都在發生更具深度應用的創新開發。 未來新的趨勢演進,仍然將改變消費者、商業業主、及器械互動的模式, 同時激發安防科技產業的下一次變革(革命)。

產業要求IHS Markit分析師,再一次為新的年度,提供全球影像監控產業市場的年度預測。因此,依據該企業的產業趨勢白皮書中研究分析資訊,特此列出2018年的七大主要趨勢:

  1. 人工智慧及深度學習科技

    依據晶片供應廠、新成立的軟體業者數量、及主要影像監控製造/供應廠商之投資研究與發展推估,深度學習的影像分析運算法,因能發展出應用情境的應用介面,已經很容易使用,具有成為產品的成熟度。例如,深度學習的臉部辨識的演算法,已經普遍應用在搜尋引擎上,用來在錄下的監控影像檔中找出失蹤人口。製造供應商也在其產品陣容中,增加深度學習的功能,朝垂直市場去開發,有很大的機會,帶動整體產業業績大幅成長。
  2. 隱私保護及GDPR法規

    因為歐盟(EU)新公布的數據保護條例(*GDPR)的發布,2018年內將針對影像監控產業所取得的監控影像檔案的處置及隱私保護的議題,被廣泛地討論。
    (* GDPR條例,將於2018年5月,在歐盟成員國(包含英國)內,正式列入法律施行及規範)
    GDPR將凌駕並取代個別歐盟成員國各自的數據保護法(版本),並將有效提高公眾對一般公民之個資保護權的認識。GDPR涵蓋多個產業範圍很廣,特別有針對監控影像資料的專章管理。
  3. 中國 vs 全世界

    預測在2018年間,中國的專業影像監控設備之總收入將佔全球市場總額之將近一半(46%)左右。然而,中國市場具有與其他區域市場不同的某些特殊性。影像監控設備,從本質來分,將只有兩個市場:也就是,中國市場,及世界其他的地區市場。
  4. 無人機偵測技術

    消費等級的無人機已經降價到只需要幾百元就買得到,幾乎人手一台,在沒受過訓練,也沒取得飛行授權或證明,到處放飛。因此,無人機飛進管制區內的領空,已經造成問題,引發更多關切。已經證實有人針對管制區的領空中,挑戰規畫出可對正在接近的無人機,快速有效辨識的大範圍制空管理技術。所以,從無人機偵測技術的近期發展來看,2018年內想要確保區域安全的規劃,也要考慮到領空的防禦。
  5. 對影像監控的容錯程度

    比起IT資訊產業,影像監控產業對於很多面向所發生的故障轉移以及餘度處置,較不那麼嚴謹(較寬鬆)。但是,因為發展呈多方向應用幾及將有更多設備將整合影像監控的數據資料,我們可以預見,未來將看到消費者對更大的故障轉移、餘度處置、及備份等服務機制(功能)要求,將增加。
  6. 法證影像分析,將成為可取得的服務

    相當於律政驗證等級的影像分析,已經普及應用了一段時間,然而,過去二年間因深度學習技術應用,提高了影像辨識的準確度,已經可以協助人類分析師,提供足夠可靠的辨識結果。我們將可以預見,在錄影資料庫中,將需要將數個來源的影像,匯併在一起,使用深度學習進行影像分析後,以提供進一步調查的需求將增加。
  7. 薛亮計畫 (The Xue Liang Program)

    旨在將安裝在中國各地區及鄉鎮的所有監控影像攝影機,連接到縣級與國價級的中央監控平台,以建構一個能全面支應執法單位、緊急應變,及其他政府相關單位所需要影像數據共享機制。將有更多傳統的影像監控供應商,將增添具備中央管理功能的資訊硬體,以及能支援雲端(上雲)的產品,來增加產品及服務陣容,以能跟上此計畫的技術需求。
(新聞來源:   Top video surveillance predictions for 2018     |   翻譯:  Asha Chang (張月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