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16日 星期四

創造價值差異化的行銷小細節


行銷活動,一般來說,包含業務連繫開發、出外拜訪、參展、做廣告。 但是,許多公司都只重這些活動進行的形式,卻不太重視執行細節、及內容的鋪陳。所以,即使已經反覆操作了許多年,也參加了很多展,企業形象及知名度卻不一定會等比提升。


在此為以中/小規模的企業來設想,提供幾個方向,供大家思考看看:
  • 優質業務人員,幫助增進企業品質水準及形象: 在處理每天的客戶來信中,每一位業務人員,都應該重視個人回覆特質及風格的經營與呈現。 每位業務窗口,都是公司對外的觸角,也是代表公司的重要聯絡通道。 業務的特質與風格,與公司給客戶的形象,是息息相關的。 例如: 回信的下款屬名處的呈現方式,若能置入公司的logo,能夠幫助與該公司聯絡的客戶,一次又一次地看到該圖像,並牢記入腦中。 每封開頭的問候方式、結尾促請或再提醒客戶的語氣、及遇到有爭議時的回覆技巧,都是客戶累積對這家公司之服務層次與品質水準的評估重要依據。
    所以,是否有業績,除了企業的產品符合客戶期待,品質獲得客戶信賴之外,業務的高段技巧(能否具備高EQ及是否能適時掌握客戶的需求並使之緊密相扣)是留住重要客戶的很重要的關鍵。
    因此,良好成熟的人才,確實是公司的一大資產;若 貴公司有向心力夠,又願意多學習的人才,務必要強留並多加栽培及養成。

  • 多多觀察、體驗、與學習: 台灣因為大部分的廠商都是以出口為大宗,在參展時,也都鎮守自己的攤位,努力扮演好接單及介紹的角色。在此同時,他們也失去了向可敬的對手學習的機會。如果可能的話,我建議台灣參展廠商的中高階主管,在國外參展的同時,要勇於走入國際知名品牌或大廠的各攤位,去感受他們的業務人員接待的技巧與氣氛。 若感受到有不錯的方式,並覺得有必要因而提升自家的接待技巧與方式,此時才有範本能參照學習與辦理。

  • 闡述產品及企業服務的能力,能創造行銷價值的差異: 在每一次與客戶接觸、介紹的時間,其實都很短暫。 如何能在有限的時間及篇幅內,充分解說產品的重點及強項,讓客戶提起採取進一步動作的興趣,是決勝行銷的關鍵。 我曾經遇到大公司內的業務人員,因為對於產品的不熟悉或是不認真,儘管企業名氣很大,產品的銷售卻不是很理想。所以"山不在高,有仙則靈"。
    不論在電子郵件的聯絡上,或是在會場的展示說明上,若能有系統地簡捷地說明,讓客戶或參觀者,馬上就能理解產品與服務核心價值,這是一種很紮實的能力;這種能力,能夠讓企業的差異化,馬上顯而立見!
    除了一對一的口口相傳,若是能將這樣的闡述能力,化為文字,以新聞報導式的方式,透過第三者(媒體、社群網站)平台擴散&呈現,則更能幫助企業及產品推廣,以更快的速度傳遞到更多的目標客群眼前!

  • 形象呈現的一致性: 形象的呈現,包含企業識別、LOGO、標準企業色。大部分的企業(約有六成),並不太重視企業色的一致性。 台灣的企業/廠商,多有識別符號(LOGO/商標),但是對於在展覽呈現的顏色與方式,卻每一年都有變化。有的是放的很小在海報內,有的是每年顏色都不一樣,更有的是以產品名稱作為展覽主體,卻忘了要突顯企業的主品牌及LOGO形象。若不是台灣形象館上的招牌標示的話,光看展商的攤位,很不容易記住這家是誰? 品牌為何?
    如果可以的話,最好是可以在攤位的某一面牆留空,只放企業LOGO;其他的攤位牆面,再裝飾海報。 若是企業有標準色,則這面牆可以用標準色補滿,然後讓LOGO留白。 在業務人員出差拜訪時,最好在外在形象上,也能讓企業色或LOGO多多曝光為宜;一方面方便拜訪的客戶,很快認出來訪者身分,馬上獲得信賴感,二方面能加深該客戶公司人員對此品牌的印象。

  • 重點展示,才能凸顯質感: 許多廠商,喜歡將攤位上放滿所有不同的機型及產品。不僅突顯不出今年主力產品的特色,也抹滅的企業的形象。
    若是某一家公司,只有一個主力產品--若此公司將此產品堆疊在攤位的背牆時,這是重點的擴大複製--有數大就是美的效果。 但是,若是放置許多不同的產品,就會顯得凌亂! 所以,無法訂大攤位來展示所有產品的廠商,要想一想,怎麼有效利用有限的空間,突顯重點產品,吸引參觀者的興趣與注意!
    歐美地區重視品質的公司(潛在客戶),會很在意一家廠商呈現展示的方式與感覺。不一定是大的攤位才會被他們青睞(當然大攤位的吸引力一定比較強),小而美的廠商,也很受歐美地區有實力客戶的喜歡。

所以,台灣廠商要更認真找出自己的特色及核心價值,有效闡述,突顯優勢,並利用有效的媒介進行資訊擴散行銷。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面對愈來愈強的中、韓競爭對手,也能夠規避風險,穩紮穩打的永續經營。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