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19日 星期五

DETEKTOR Football Cup 2010

Sign up today!
English information: Please check at http://www.detektor.com/football/footballCup_mail.html

別認為參展期間,只有在攤位上才在做行銷。 有時,參與非正式的產業活動,也是一種另類深入非特定客群的好方法! DETEKTOR Football Cup (DETEKTOR 足球盃友誼賽)就是個"寓商機於樂"的活動。

DETEKTOR足球盃友誼賽
活動的參加者都是安控產業的同好或業者--有製造商,也有代理商...等--共同在展覽期間的某一天傍晚,一起輕鬆地相聚、聊天並運動! 所以,它也是提供產業廠商,能夠認識其他國家業界新朋友的好機會。
續去年獲得好評之後,今(2010)年度,仍選擇在英國 IFSEC展覽期間,舉辦DETEKTOR足球盃友誼賽--活動重點說明如下:

日期: 2010年5月11日 6:30 pm - 10:00 pm
  • 6.20 PM前 在展覽館旁的 Hilton Birmingham Metropole Hotel集合
  • 6:30 PM 搭專車自此飯店上車,前往球場 "Goals Soccer Centre
  • 7.30 PM - 9:20 PM 進行DETEKTOR足球盃友誼賽 (含group stages, quarter finals, semi finals and finals)
  • 9.30 PM 在球場之運動餐廳(sport bar)內用餐 ; 並同時以輕鬆方式宣佈比賽成績 及 進行頒獎儀式
  • 10.30 PM 搭專車回到Hilton Birmingham Metropole Hotel (之後,各自回自己飯店--同區者,可自費共乘TAXI)

主辦單位: AR Media International AB (Sweden)
贊助廠商: 英國 RAYTEC 廠商
報名費: 個人-- 40 Euro ; 團體(5-7人,自行組團) -- 180 Euro/團
(上述費用,包含專車接送、場地分攤、教練賽前解說、及西式餐點)
.


我想報名 (請按右側圖示進入)


若有興趣但還有問題要問,請寄email至 asha@armediaint.com.
聯絡資料:
Asha Chang (張月霞)
AR MEDIA International (Asian)
TEL: + (886 - 2) 2322-4062 / Mobile: +(886) (0)922-116272 / FAX: + (886 - 2) 2322-4128
Email:
asha@armediaint.com ; ashachang@gmail.com
http://www.armedia.se/
http://www.detektor.com/
http://www.securityworldhotel.com/
http://www.sectech.nu/


2010年2月23日 星期二

邁入新年度 如何同中求異 追求新商機


很快地,一年又過去了。 現在已經正式邁入2010年(民國 99年)。 在還未擺脫2009年的景氣低迷的陰霾,值踏入新年度之際,心中仍多充滿忐忑的不確定感與不安。 不禁自問,「歹年冬」真的過去了嗎? 這我不敢確定... 倒是,這幾天的厲厲寒風,吹得各大醫院診所,一過年假,就湧入大批因咳嗽、感冒來看病的人潮;看來,醫生、護士才是見到"景氣春燕"及財源滾滾的第一批人。

我們安控業,並沒有像醫界有這麼好的產業機會與機緣。 我們所產生或賺的每一塊錢商機與業績,完全要靠我們業者及他們企業內的每一位人員,在崗位上競競業業地,努力開創與打拼而來的。儘管,2009年普遍不景氣,新進入此產業的商家,比退出的家數,卻是有增無減。 加上韓、中投入全球安控產業的家數與實力也在與日俱增的同時,台灣安控製造與外銷廠商,在2010年將面對更嚴苛的市場開拓與行銷壓力!

舊客戶的掌握 與 新客戶的開發

最快看到實績與得到市場變化訊息的動作,就是在長假之前或之後,積極與舊客戶聯絡。 對於一直有在交易的客戶,若在年假前你就將新產品資訊傳給他的話,年假之後,你可能就有機會收到他們定樣品的洽詢或好消息。 對於每季或每半年才會少量訂貨的客戶,如果業務人員,能夠掌握該公司賣比較多的產品類別,當有適合的產品時,就要主動連絡提供產品資訊,將有機會吸引此類型客戶的再次青睞。 如果潛在客戶,只曾經訊問過卻從未買過,針對此類型客戶,只能用"灑網"型開發,不斷寄活動或產品資訊讓他們對 貴公司保持適當的了解與緊密度;其中,有一成的客戶可能會再回頭與 貴公司聯繫並進而交易。

潛在客戶的開發,不能夠太過頻繁,每3~4週寄送一次產品資訊或加上一則活動消息,應該還在客戶可以接受的收開發信的次數。 若廠商每週都寄送開發信,除非開發信內容每次都有很令人期待的訊息與資訊,否則很容易讓 貴公司的寄信位址或信箱遭到封鎖或成為拒絕戶。

若近期有機會參加展覽活動,針對展覽期間所取得的訪客資料進行展後追蹤開發,要注意: 若在展覽期間馬上處理,訪客最能留下印象;若在展後一週內,給予感謝信或需求資訊,客戶的回覆率可能達到或超過7成;若在展後二週才進行聯繫,大概只剩一半的訪客還記得你們公司,回覆率可能更低;若在三週左右或以後才連絡,那麼回覆率可能不到一成。

一但開始交易的客戶,就要好好地維繫好與客戶的關係,做好應做的服務,盡力維繫,務必使客戶持續訂貨。 「能夠不斷地下單或能再訂貨,才是一家公司真正的客戶」--我認為;所以,每次努力開發,好不容易才開始交易的客戶,就要讓他們滿意 貴公司的服務或產品品質。否則,若因為交易的過程不滿意,就流失一家客戶,需要花更多的心力與成本,才能夠再爭取、補上另一家新客戶。

策略合作 擴大業績基本盤


很多業者在半年前或甚至更早就在努力著手新產品計劃與開發,並於年初陸續登場行銷。 但是,今時今日的市場應用太過多元與多樣,面對如此的市場需求,並不是每一家公司或企業,都能夠完全由自家研發所有的產品來供應。因此,同業與異業間的合作,在2010年度中,應該更積極進行。

例如,A、B、C三家公司,各自在自己的領域有專精: A 公司擅長研發並製造攝影機(頭端設備),B 公司專精錄影設備及軟體應用開發,C 公司主力研發感應/門禁設備,類似這樣的三家公司,應該可以坐下來協商,成立小型行銷聯盟:
* 在各自的官方網站(Website)上,全都放上這三家的產品,並標示各自品牌 (如攝影機就標示A公司商標,門禁產品標示C公司品牌,錄影機顯示B公司logo);
* 共同參展: 以三份參展預算,共同租下較大攤位,共同裝潢與參展行銷;
* 分享行銷資源: 所有展覽取得的訪客名單,三家都共同擁有相同資料(正本或影本);
* 協議各自取得成本及統一銷售價格,使得在不打亂市場秩序情況下,各自公司都能銷售A/B/C三品牌產品,擴大銷售業績與收益。

這樣的聯盟組合,小巧而有彈性,易守易攻,適合中小型或微型企業的合作行銷操作。唯一要特別提醒與注意的是,在聯盟中的每一企業與個體,都必須具備遵守誠信與互助的基本精神與信念。否則,將會不容易維繫最初合作的美意與優勢,反而容易破局。

共同開發新應用 開創藍海新商機

其實,在安控產業中,每季或甚至每月都會有新產品問世,就個體產品與技術而言,此產業的新產品及先進技術,都有過之而無不及。市場中,真正的使用者(或單位)其實在等待的是"新應用"組合,而不是新產品;使用者真正要的是好用的產品,而不一定是市場上最新技術的東西。因為,安控系統品,是屬於"實用型"的器材,並非個人隨身用的設備,穩定性能與效能才是最主要的需求。 所以"很炫"或"很新"的科技或設計,除非是頂級的用戶,否則都不會刻意挑選或使用這類屬性的安控設備。

不論是否有進行上段敘述中所提的"行銷聯盟",2010年若能開始關注"新應用"組合的產品開發,將可能幫助企業在下一個年度,或不久的未來,帶來預見的商機,或未可預知的財富。

經由TSSIA商機快報得知,由經濟部委託工業技術研究院與資策會共同辦理的「智慧生活科技運用推動」(i236)計畫。 此計劃,係運用智慧生活科技,引進國內外關鍵企業共同合作推動「安全防災」、「醫療照護」、「節能永續」、「智慧便捷」、「舒適便利」、「農業休閒」等6大領域智慧生活科技創新應用的服務試煉,並擴大推動以建構新興產業。
經濟部技術處於2/11正式公告徵求創新科技應用與服務計畫-「智慧生活科技運用(i236)計畫」政策性項目,今年內均可申請。
P.S. TSSIA (台灣安全設備與服務產業協會)將繼續與i236計畫辦公室合作,提供協會會員申請補助相關資訊與必要之協助! 請洽「台灣安全設備與服務產業協會」(TEL: 02-2586 5000 分機905 陳甄真小姐)或 上經濟部技術處網站了解詳情。

2009年10月13日 星期二

國際標案資訊 Security Tenders

敬告產業先進:

自2009. 10月起,國際知名之專業電子媒體 http://www.securityworldhotel.com/上,每週提供五則國際間有關Security應用的標案資訊,可供免費查詢。

此服務,是由 http://www.securityworldhotel.com/ 與 TenderInfo.com平台共同合作,提供服務給全球安控之從業業者。有興趣查詢網站上的標案內容,請隨時鍵入 SecurityWorldHotel.com的網址或以此連結進入 http://www.securityworldhotel.com/int/TendersInfo.asp 即可。


若需進階服務的話,則需成為 TendersInfo服務平台的會員。 若直接在TendersInfo.com上加入會員原價為 EUR.2995/年,若由SecurityWorldHotel.com的合作平台進入,成為會員之優惠價格為EUR.1795/年--馬上省下一年折合台幣56,000元以上的費用!!


TendersInfo會員,會收到有哪些服務或受益

若成為會員,會依照所選的地區及類別,定期收到有關相關之標案及議價案件之資訊,內容含資格規定、採購預測、及即將推出之專案訊息、買方資訊介紹及相關之採購等資訊。

主要服務特點有:


  • 會定期通報載於 TendersInfo.com 上的新增標案、專案的詳細內容,並依會員所選的地區或類別,以電子郵件(若有掃描文件,將會以連結方式載述以方便閱覽標案之明細文件)的方式通知個別會員;


  • 可連結進入 TendersInfo.com 以閱覽並以即時方式找尋更多(在會員設定的地區與所選類別內)仍在有效效期內的標案資訊;


  • 有個別區域可設定並儲存(依最初設定的地區與所選類別內)的標案資訊並吊閱觀看。


  • TendersInfo.com 提供多種配對與找尋方式,方便會員更方便、快速找到所希望之類別/地區的訊息;


  • 會員可儲存多達500,000筆之專案/標案訊息,並可保存為期六年。這些所存下的資料,可以以日期、國別、區域、及關鍵字協助會員快速找尋;


  • TendersInfo針對每一類會員,都設有一客服專員會竭盡全力,協助會員蒐尋並匯集會員有興趣類型的專案或案件資訊(不另外收費),使會員能夠有充分的資訊(如標案期程、專案大小、或甚至標案文件之簡略本)來決定是否購買"標單"之正本文件;


  • 若針對某專案,會員需要更近一步的更新(最新)標案資訊,該客服專員可以協助會員取得該案之最新資訊,並會在最快時間內通報回覆;


  • 具有會員資格者,亦能夠使用TendersInfo所提供針對個別範圍之開標議價的顧問諮商、協助、及專業意見等服務;


  • 會員也能夠獲得在地服務: TendersInfo在全球各地有許多在地之服務據點可以提供當地會員的更貼心服務。在TendersInfo有在地服務據點之所在,可協助會員出席(協助投標)或聯繫(會員有興趣之)標案之進行。

這是一個讓台灣產品走出本國,以更有效的方式參與國際專案的進行!
運用此標案資訊平台,更可以讓會員廠商,針對各地之代理或經銷商,提供更多在地案件情報,幫助實際承作標竿工程案件,提高累積國際實績案例的機會!!

以上由 瑞典商 瑞亞媒體有限公司 提供
AR Media International (Asian Branch)

2009年8月17日 星期一

強化價值, 避免「客戶群」流失!!


天災,又再一次重創台灣!

雖然,每一年我們都會遇到地震、颱風、暴雨造成的土石流,但是,政府與人民一直無法有效地找出方法,有效地預防及改善,減少天災的損失。 因此,幾乎每一年都必須經歷大小不斷的災情與必要的物資與人道救援。 歸咎到底,究竟是天災,還是人禍造成悲劇不斷上演呢?

事實上,市場經濟的改變,也逐漸地使得台灣遭逢大量的客戶與訂單的流失中!!!

在安控製造的亞洲大本營中,台灣、韓國、與中國是居於"三強"鼎立的狀態。 但是,因為產品同質性相近(許多台灣廠商自中國進口套件,在組裝出口),及行銷資源的不同,使得台灣在此三地的廠商競爭下,居於十分不利的地位。

相較於中、韓 ,台灣政府照顧安控廠商,十分不足!

韓國政府,讓每一家外銷的中小企業可以向他們所在的縣/市政府申請一年2個展覽的補助。 據韓國廠商的朋友告訴我,若經報備核准的展覽,該政府單位會全額補助展覽(或至少一半),廠商只需自付參展的運費及人員的差旅費用即可。 近來,透過商展代理的訊息了解,中國政府方面,也是卯起來輔助他們的國內外銷貿易企業向外拓展商務;只要提案報告參展推展商務的效益,則政府會全額或半數以上補助參展費用。 因為如此,在現在經濟不景氣之際,中國及韓國的參展廠商數,在各個國際大、小展覽中,遠超過台灣廠商很多!! 因為,台灣廠商大多是靠自己企業的資金,在因應及運作這些龐大的商務推展的費用。

台灣,因為"安全監控與安全器材"並未在工業局的管轄下,確實地定義為一個產業--在所有工業局的內部及對外分類下,並無此產業。 所以,這個產業的廠商,必須加入電子電機、電腦、或五金(如安全鎖)、或紡織(如安全防護衣)等產業的同業公會。 在政府的政策下放到這些公會中,我們安全產業的廠商,永遠是他們產業下的一小類"特殊"會員。 所以,我們廠商,也不會被特別照顧,爭取到對我們產業有利的補助、或政策修定。

過去從2005到2008年間,工業局永發組還有編列「安全產業推動計畫」的預算。此計劃的工作,正式在2009年初,政策性地停止。 輔導我們安控電子的業務,回歸到工業局電子組,與IT資訊電子產業,一併辦理。 這樣的變動,並未意味著我們會拿到比較多的資源,反而,是我們被政府的政策,趨向產業輔導邊緣化! 安控產業,又將要回歸到「自給自足、自救人救」的狀態。 很顯然,在近幾年內政府資源與政策,都不會再"專案臨幸"到我們安控及安全設備產業來!

產業自救的新觀念

1) 打破封閉的「自掃門前雪」的觀念: 因為在安控電子產業已經有20多年的我的觀察,這個產業的廠商、業者、與從業人員,都比較保守。 有時候,只要有單接,就會不顧是否破壞整體產業形象、或在國際間的市場行情、或不顧對同地區產業內其他業者的惡意衝擊。 當然,做生意,就是會有競爭;有競爭,就可能會損及其他公司的利益。但是,從現在起,台灣的安控廠商呀! 請聽我一言,~~務必要發揮「互助」的精神!!
從今天起,我們要更團結,以區域市場的未來發展為主導,互相幫助,讓企業及台灣的競爭力一起向上提升!

  • 支持「台灣製造」產業合作: 若某大品牌接到國際性(綜合性產品)的大單,請儘可能在產業內「忠於在台生產」的廠商中找尋供應合作的機會;

  • 配合新概念或藍海策略的鋪陳與佈局: 若某日提出可以讓台灣廠商走進"新市場"或找到"藍海策略"的點子,請各台灣廠商響應,並協助配合在建置機制的路途上,突破困境! 別像以往一樣,只想坐享其成,不願共同努力貢獻來完成;

  • 策略聯盟,擴大自有行銷資源。這個想法,是起源於台灣固有的"標會"文化;幾個經營理念較為相近,而且能夠互相信賴的公司,能夠自行結盟行銷。 各自還是可以有各自的通路及品牌,但是,可以整合行銷資源,共同集資參展。 例如,結盟的A、B、C三家公司,以所編列行銷經費,拿出相同的行銷費用(例如: 各自30萬--為一家訂一個攤位,派2員出差的概略費用),若協議一起參加一場國際展覽(如杜拜的INTERSEC展): 則總資源有90萬,扣掉每家各派1名人員的差旅費+扣掉IN/OUT的運費(估計約32萬),則可以用整合性的資源(餘58萬),妥善佈置共同的展覽攤位及空間,以提高參展整體形象來參展--花同樣的錢,但是展覽效益會更高!! 當然,也可能共同針對一個專案(或客戶)供貨,互相轉介商機,...等等互惠共榮的好處...

2) 要更關心全球議題: 你知道現在全世界都再關切「產業綠化」、「綠經濟」、「綠色採購」...等商機與議題嗎? (請參閱http://www.gov.tw/office/business200907.html; .....2008年7月G8會議中,更達成2050年前全球碳排放量減半共識...., 政府訊息)

過去,安控產業的廠商,只關心技術的趨勢走向、如何讓生產更經濟>產出更物美價廉的產品、及競爭同行的動向。 未來,除了要繼續關切這些議題外(不要放棄過去做得很好的部份),台灣的廠商與企業,更要關心新的全球政策趨勢及可能產生的影響。 「有變異,就有新商機。」新的策略改變,新的採購方向也會跟著改變,進而,影響消費者採購信心的因素(即宣傳要點)也會有很大的變動! 若我們還是以舊的思維,埋頭研發生產,而沒有提早鋪陳與未來各國政策趨勢掛上關係的話,很可能,會讓台灣製造的產品,頓時遇到市場萎縮、或非經濟制裁、或落入非主流供應...的種種不利經濟拓展因素!!

3) 要使用更進階的行銷手法與工具: 廣義的來說,就是要多善用電子化媒體行銷,搭配已經在進行的參展拓展及平面廣告行銷的佈局。

電子媒體行銷的優點是: (a) 發布訊息的時間較具備機動、彈性的特點, (b) 電子平台媒體,提供更多樣性的行銷觸媒方式--有產品媒合式、及以新聞式(以深度報導提昇專業及知名度的方式), (c) 能將訊息更快速、並更密集地傳達到目標或潛在客群的電腦螢幕上!!

產品媒合方式的電子媒體,固然能夠帶來清楚的"客戶詢問"數及客戶資料,但是,相對於客戶的品質,則差異十分的大! 依據我的經驗,產品媒合平台所帶來的客數內,有90%的來信詢問都是問"How much"的居多。 若你真的回覆報價,其中98%都是一去不回,不會採取下一步行動。 但是,透過新聞式的"深度報導"(當然他們的反應速度會比較慢,因為都不是衝動型反應--需審慎多次觀察並比較的緣故),所引導來的,都是真正對該品牌有較高的信任,並具備高度意願進行進一步合作的客戶!

經過AR Media 在亞洲區一年多以來的推廣,已經有許多廠商進階地重視"新聞式置入性"行銷及其重要性,並積極應用,以提昇他們自有品牌的價值與深度: (以下提供幾則優質的新聞訊息,供參考: )

(當然最近發布的台灣廠商的訊息不只有上述幾則,更多的產業訊息,請check 或上網訂閱 http://www.securityworldhotel.com/)

若 您已經一一查看過上述了連結訊息,你是否有感覺,他們的行銷方式,更有深度?! 對於他們的產品與品牌,以新聞報導方式呈現,更能提起並加深產業內專業讀者的興趣呢?!


坐獨思,不如起同行

台灣安控產業的未來願景,其實是有很多看不見的貿易障礙,橫阻在不久的未來。 這些決定競爭優劣及勝負關鍵的因素,將不太可能由一家廠商來自行面對或解決。 在政府能力不足及尚未來得及管到安控產業的情況下,台灣的廠商,切勿再置身事外。

台灣廠商,除了廠商要繼續秉持信念做出"優質"產品,以深度行銷提高台灣品牌的"亮度"外,我們應該在此嚴峻的產業及貿易環境之下,尋求互助的可能與機會;以群體(二人或兩家以上)的力量與資源,開拓或維持台灣安控產業的基本生存空間!!




2009年6月30日 星期二

經濟部學界科專 百人研發團隊 -- 台灣安控研發 , 有「靠」了!!



台灣的安控業,一直是由各家公司,赤手空拳,一步一腳印,慢慢累積到有今日的業界規模與成就。然而,多年以來,為因應市場的快速應用成長以及科技的日新月異,著實讓許多業者對於在研發上的負荷,大感吃不消! 但是,話又說回來,如果沒有廠商過去開發努力的成果,今日的台灣安控廠商很快就會被鄰近國家之競爭者(韓國主打中、高端市場;中國主攻低價大量市場)吞噬與淹沒掉了!

安控研發 "Time to Market" 有機會!

是否有什麼單位提供實用又實惠的技術轉移,讓我們的安控產品研發,不用一直從頭做起呢? 從現在起,這個願望即將被實現!
在台灣,現在我們也有一個近百人的研發團隊在幫我們先做好前期、甚至中期的技術開發,等待安控廠商技轉應用,讓安控產業,也能做到 "Time To Market"的開發時效!!

經濟部學界科專「以視覺為基礎之智慧型環境的建構四年計畫」,目前已進入第二期的另一個四年計劃; 正在著手研發更多的分項子計劃. 在第一期的科專研發中,已有部分研發成果,被我們產業內的幾家廠商移轉,成功開發出自有產品,目前正在國際市場上大力推展中! 在這些成熟的科專研發成果中,還有很多寶藏,尚待"獨具慧眼"的廠商來發掘! 對於,進行中的第二期四年計畫,也還將陸續推出更多的技術、應用、與研發實例,期待與安控產業進行更多的互動!

為了加強產業界與學術界的互動與交流,電腦視覺監控產學研聯盟, 因此於2005年初正式成立, 並常年廣徵會員加入。 電腦視覺監控產學研聯盟, 是由經濟部學界科專「以視覺為基礎之智慧型環境的建構四年計畫」所發起,由前亞洲大學校長蔡文祥(現交通大學講座教授)所主持, 此聯盟的研發團隊幾乎囊括了國內電腦視覺研究領域之菁英教授,其研究人員遍佈台大、清大、交大、中央及中央研究院等第一流學術機構。每一位計畫主持人皆累積多年有關影像處理與圖形識別等研究的經驗,亦曾多次協助業界研發各項影像處理與圖形識別系統,輔導產業研發、創新之經驗豐富 。

目標全球高齡化應用之潛在龐大市場產值

據工研院IEK推估,台灣高齡產業市場規模在2025年可望達到1089億美元。若以此推論,全球的高齡產業市場規模將十分龐大!!

展望未來產業趨勢,安全監控產業以及高齡產業市場規模將持續增加。「以視覺為基礎之智慧型環境的建構」的四年科專計劃,將以前期所開發之100餘項相關核心技術,規劃二個系統整合方向 —

(1)智慧型建築(smart building),結合資訊、通訊與視訊技術,整合創造科技與人文結合的智慧型大樓;研發主軸的前瞻性技術研發,工作項目如下

  1. 日夜安全巡邏與訪客引導系統 --- 室內空間智慧型巡邏與避碰利用自動車引導訪客、紅外線影像處理與自動車夜間導航、多自動車協同巡邏與異常偵測等。

  2. 視訊監控中央管理系統 --- 攝影機網路之目標物即時追蹤與預測、視訊資料庫搜尋、與資訊整合視覺化。

  3. 室內突發事件分析系統 --- 室內突發事件分析之技術開發主軸分隊針對人員及環境設計各項突發事件偵測技術,研發技術包括:人員異常行為分析、訪客異常行為偵測、環境突發事件偵測限制區域之監控、限制區域之監控。在技術策略方面,朝向結合視訊與感測器(sensor),發展成為一全方位監控安全系統。
(2)智慧型社區(smart community),結合鄰里以及警政單位,規劃全方位無死角社區或園區智慧型監控系統; 以多層次多感測無縫隙的技術為發展目標,分項二的技術研發主軸的前瞻性技術研發,主要工作項目如下所列:

  1. 人車偵測與辨識系統 --- 即時車型和車輛之偵測和辨識、車輛管制系統、PTZ攝影機人員偵測與辨識等。

  2. 強健性物件追蹤系統 --- 全天候物件偵測與追蹤、即時物件追蹤技術、多感測器人員追蹤、多人長時間性人員追蹤。

  3. 事件分析與搜尋系統系統 --- 自動化視訊搜尋、戶外異常事件分析、異質相機行動監看。
期許透過系統整合,勾勒具視覺感知能力之安全環境架構,以建構全面智慧型環境,讓人們悠遊於舒適的環境之中,並協助國內廠商尋找智慧型監控環境之藍海策略,使台灣成為安控產業之明日之星。

電腦視覺監控產學研聯盟, 協助提升產業技術水準

==== 加入會員, 完全免費 ====

聯盟會員,除了會收到該聯盟每月固定發送之電子報(提供最新技術、研發資訊)外,也享有該聯盟提供包括人才招募、技術諮詢、企業資訊推廣等多項 服務。竭誠歡迎產業界相關企業、及從業之專業人員(尤其是技術研發相關),加入聯盟,以藉由大家共同的努力,提昇國內此一產業的技術 水準。

有意者,可進行以下連結,下載表格填寫,傳給連絡窗口 (如下列) 收即可.

http://140.113.87.114/archive/cvrc/edm/vol_25/member.doc



聯盟與科專聯絡窗口:

‧ 交通大學電腦視覺中心 蔡淑均 小姐
‧ TEL:03-5731970 FAX:03-5131205
‧ E-mail : rayis@mail.nctu.edu.tw

(以上資訊,為友情轉載,轉知產業先進、同好知悉及應用)

2009年6月21日 星期日

新聞包裝 網織更多的潛在買主


在安控電子的行銷開發上,若僅以傳統的行銷方法,將會愈來愈難促成有效業績! 為什麼呢? 這是因為銷售的競爭者多了,買家希望有更多的指標來找到優質的供應商。
那麼,要怎麼吸引到對的買家?


"面+斜向連結"的行銷佈局


從以往的"點"、"線",進入到"面"的行銷佈局, 若加上"斜向"連結,將能更有效幫助"網羅"更多的潛在客戶。"面"的行銷佈局, 就是以「縱」向、「橫」向,佈局串聯,所交織而成的行銷安排:


  • 「縱」向: 由企業自行策劃而進行的幫助銷售的行動與活動,如每日的業務聯繫,企業內部策略訂定,會議/拜訪,等。

  • 「橫」向: 企業透過第三者協助散布、擴散、與促進銷售的行為與活動,如參展、廣告、產品媒合、或透過購物網站進行銷售之活動與協助...等。


「斜向」連結: 是我認為的優質行銷策略與方式。 這是被許多亞洲廠商所忽略或不用的行銷工具與環節。 斜向連結,以媒體或今日電子媒介的方式,將縱向的行銷資訊與橫向的行銷訴求, 用新聞消息的方式包裝,進行擴散及滲入給更多的潛在優質客戶,如定期或不定期以新聞/消息傳播企業經營成果(如認證或得獎)、成功案例、或新產品發表,或運用客戶/用戶端推薦...等,以淺移默化的方式,影響潛在客戶,藉以提高知名度、信賴度並取得更高的市場認同。


在過去的銷售行為中,縱向+橫向的銷售活動綜效,確實可以帶來明顯的業績,有效幫助業務目標的達成。 但是,今日,所有的外銷廠商(即我們的競爭者)都在使用相同的行銷方法時,如果在價格上無法與之競爭的話,就必須要考慮增加運用「斜向連結」的優質行銷策略。


為什麼要採用優質行銷策略?


當參展的家數愈來愈多,並且攤位裝潢愈來愈難分軒輊; 當每家廠商都進行廣告,並且廣告篇幅都差不多的時候,怎樣才能將企業的潛在差異有效地表現出來呢? 在現今競爭群雄環伺的情況下,差異化行銷,勢在必行! 運用優質行銷,才能夠凸顯企業的專業與差異,吸引文化上認同的客戶群,進行非關價格敏感的「價值型銷售」。


只要潛在客戶,明白購買你的產品可以有哪些好處? 有哪些附加價值? 有哪些優勢? 當客戶深信 公司的產品價值,並相信與某公司合作是一時之選,此時,該公司與他的品牌,在客戶的心中,就不是那麼的一般,而是專業的代表,甚至是值得信賴的顧問夥伴--這將為這家公司帶來極大的行銷利益。


沒有什麼方法比從"值得大眾認可"或"廣被大眾接受"的專業人士及品牌所呼籲及推薦的,更能提高購買意願,促進銷售。在安控產業內,眾所周知的品牌,Bosch, Honeywell, Simons, Tyco, PELCO, Videor, Mobitix, Axis,...等,請想想,在許多年前,PELCO、Axis、Mobitix、Videor也是由小品牌開始經營,逐漸站穩今日的產業一哥的地位... 他們都是經年累月不斷地運用媒體力量,分享他們成功的案例與成果,藉此建立產業內領導與龍頭聲望。 經過這些公司所推出或報導的案例,通常都會被產業界中視為參照的寶典、範例。為什麼呢? 那是因為這些品牌,在大多是使用者、代理商、及產業業者的心中,都已然建立起不可侵犯的專業,並等同於品質保證。

歐美採購趨勢流向亞洲


現在,全球不景氣下,許多採購願意流向價格較低的亞洲。 但是,為什麼,採購決策仍然緩慢,訂單仍未有效下給亞洲廠商呢? 那是因為買賣雙方間的互信基礎不夠。 據我的訪查得知,某些優質買家現在與歐美大品牌的合作關係,因為價格、利潤、或種種因素,願意轉而向此亞洲賣方來採購,過去可能有聽過、看過某些亞洲賣方的廣告及產品,不過因為下列緣故,所以還不敢貿然大量採買:



  1. 過去沒用過,不知品質/穩定性如何?

  2. 過去不知有被哪些案件或國家採用過? 沒有明確口碑,短期無法推薦給國家級或重要案件使用--故只能小量採買(小案件先用)。

  3. 不知售後服務如何?

  4. 不知實際發生品質或案件驗收問題時的解決態度如何? -- 專案型代理/進口商最重視此點。 若無法經由實例或案例說明證實,寧可不引進或代理。


新聞包裝, 優質行銷


亞洲的廠商及品牌,過去較少使用新聞報導的方式,將企業的成功案例、產品深度剖析、與企業優良經營的面向,讓潛在的客戶瞭解並進而接納。因此,亞洲的品牌,大多是陷入價格戰。 也因為較少宣揚品牌及產品價值的緣故,在安控業內,也就比較少有world-know品牌。


亞洲品牌,若要有效建立「專業品牌」形象與知名度,就要懂得有效地包裝資訊,進行行銷。包裝資訊,就是要能將產品為什麼優異企業為甚麼取得哪些重要認證及獎項取得哪些重要工程案件...等,以深入探討之新聞報導方式,有效傳遞給潛在客戶知道。 此舉,如同在平面廣告及參展活動之外,對企業及品牌,增加了一道或數道光環,將更有助於向全球市場擴散,行銷紮根!

2009年6月9日 星期二

台灣(安控)廠商 國際行銷之處境


今年我在IFSEC展覽期間與一群韓國友人及她們的義大利客戶一同用餐. 餐後,我們一行人前往其他地方的路上,我與此義大利客戶言談間好意提議說"若你有來台灣並有意在台灣找供應廠商,我樂意免費推介或提供廠商基本資訊供參考". 不料,此客戶立即回應我說: " Taiwan? No. Taiwan is a part of China. I have already had the cooperative suppliers in China. No need to go to Taiwan." 當下,我的內心極度澎湃,腦中就算快速轉動著,可是,我卻擠不出任何說辭或意見來說服他再考慮進一步了解台灣的好與優勢...

令人沮喪的國際行銷處境

這時的內心,十分為台灣的安控廠商與品牌的未來,感到憂心. 因為這只是萬千個來看IFSEC展的買家中的一位,而他的內心已經將台灣與中國視為一體了. 若來IFSEC展的訪客中(據表示有29000多人次)有一半以上的客戶都這麼想,那麼,儘管某些國家的廠商訂單開始回流到亞洲,我們的客戶與訂單流失速度,將比我們預想地來得更快些.

我沮喪嗎? 老實說,我對這樣的趨勢與現象,感到很沮喪! ORZ

但是,我並不灰心; 而且,我也相信有上千位台灣安控產業的經營者及外銷廠商的老闆,也都還不到灰心絕望的時候; 不是說 "危"機就有"轉"機嗎?

"區域競爭"態勢 更趨明顯

記得在我部落格內(2008/9/1; http://ashachang.blogspot.com/2008/09/2009.html)曾經有篇分享內容提到,安控業在台,中,韓三國間已由以前的個別廠商品牌間的國際競爭, 進入到區域間的國際競爭. 在今年內的各個國際展覽間,你會發現這樣的競爭態勢,已經比以往更加明顯了!

KOREA: 隨著Samsung的大型化與興起,促進了韓國多家韓國廠商因與Samsung合作下,更多了許多在技術上或資金上獲得提升的韓國廠商. 韓國廠商走向中/高階應用,並且部分廠商整合各自強項進行既競爭又合作的「競合行銷」模式。 這些現象,因為不論是客戶在與廠商間協調,或找產品,或產品間的運作方式,都使客戶更容易獲得滿足,讓許多國外客戶認同.

CHINA: 更多的中國廠商,更積極地參予國際專業商展。 商展的訪客都知道要找低價格的產品,就要先找"中國"的廠商。 當然,也有國外客戶此時還不敢貿然與中國廠商合作;這類型的客戶,多是我們口中的"附加價值"型的客戶--他們對品質及服務比較在意,對低價格的媚惑比較具有抵抗力! 不過,千萬別輕忽中國廠商的成長速度. 若近年來因台灣的政治失勢,造就中國的接單增加,再加上中國本身的龐大腹地市場的胃納量,假以時日,中國的產品製造品質,肯定會大幅提升! 若加上低價優勢,我們台灣的競爭力會更被削弱,在國際市場中被邊緣化.

TAIWAN: 比起韓國與中國,台灣廠商來自政府的補助與協助,相較之下,實在不足! 不過 ,廠商各自都十分努力,這點值得肯定! 台灣廠商,儘管仍然還是要繼續單打獨鬥下去,然而,形勢比人強,台灣廠商應該要開始考慮兩個方向:
  • 同業或異業間的「競合」,以應用組合或整合,代替產品單品行銷,強化團隊競爭力!

  • 重新定位品牌或團隊強項,重新包裝出發!

然而,要重新找回國際市場競爭力,不是短時間內可以立竿見影的! 這一直是一項"馬拉松"競賽,即使時局對我們不利,我們現在也不能停下腳步。 不管怎麼說,台灣廠商,現在要先迅速找回基點(市場+客戶+訂單),才能站穩腳步,整裝再出發!

產業界應該團結力量,向政府請願、發聲

假如說,在國外買家的心中,會愈來愈多人,將China與Taiwan串聯在一起,那麼,我們產業界就要想想看,我們能不能借力使力呢?

既然這是個不可改變的驅勢, 而且現在的台灣政府當局也在大力地將台灣推向中國之際,進入中國市場,當然也是我們商人一個不可放棄的銷售好機會。 但是,我們產業應該要確認,政府是否正在或已經爭取對我們臺灣企業絕對優勢也「十分明確」的與中國通商間的各種可能優惠? 否則,建議我們產業應該團結起來,向政府強力發聲:

==要求台灣政府與中國當局 (例: 江陳會...等場合)務必爭取==

  1. 台灣企業貨品登陸, 可標示"台灣製造" 並一律免進口稅;
  2. 台灣企業若要登陸營業, 可享3-5年租/稅優惠 (或享有3年營業稅減免優惠)
  3. 登陸的台灣企業內股份分配不需考慮是否有中國人股東(可獨資, 並不規定中國股東必須持股佔超過50%).
  4. 其他 (可能需大家團結集體討論後集體建言)

  • 如果沒有爭取這些優惠條件,那麼台灣企業在國際間的空間不僅被限縮,連想登陸中國大陸的黃金夢,可能也會是空笑夢一場! 因為儘管中國的千萬級或甚至億萬等級企業新貴不斷創新高,但是與整個中國人口相比,也是極少數的一群人. 若要進入中國做生意,目標的當然是一般的市井生民, 小康之家(或商家); 這類族群的消費習慣與消費力,是否能接受台灣生產的價位呢?
  • 如果沒有上述的優惠,若台灣企業進入中國大陸與中國貨競爭,無異是被剝了兩層或三層皮,哪裡還有能力削價與他們一較高下?
  • 如果無法爭取台商進入中國市場的優惠之下,若政府仍貿然要台商將所有的目光或未來寄託在中國"龐大"的市場潛力,無疑是個設下陷阱讓台灣中小型企業往裡頭跳的"自尋死路"之xxx政策!
「團結」就能產生力量! 最近的一個例子,FENDI名牌在網站上將台灣標示為 Taiwan, China 受到台灣消費者的發起團體(一人一信)抵制(不購買)抗議. FENDI立刻發出聲明改善.

同樣的,如果台灣產業也能夠團結起來向主管機關發聲請願,來正視這個問題 ; 畢竟,我們也是這個政府稅金來源的一部份--政府理應重視,為我們(客戶)服務才是! ... or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