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轉載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轉載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1年11月23日 星期三

AR Media 新任主編-- Henrik Soderlund

Ny sjefredaktør for Detektor // SecurityWorldHotel.com新闻

Henrik Soderlund (如照片), 已新任命為DETEKTOR品牌之專業安防雜誌的主編。

Herik Soderlund 先生,加入擔任 DETEKTOR 雜誌 (包含DETEKTOR International 及 DETEKTOR Scandinavia 兩本期刊)的編輯,已有一年多。 過去,他也曾擔任瑞典Kungsbackanytt報 及TV4 Sydost廣播電台的編輯。「DETEKTOR Scandinavia版 及 DETEKTOR International 版,兩本期刊,是全球安控產業專業雜誌中的領導品牌,在歐洲產業中具意見領導地位。」 Henrik Soderlund 說。

過去兩年來,DETEKTOR 兩本期刊的總編輯一直由AR Media Internation 公司負責人, Lennart Alexandrie (簡稱 Alex), 負責。現在,這兩本雜誌,有專設主編一職來負責專業編輯之輔助。Alex將會繼續負責出版決策的總決行,並參與DETEKTOR 雜誌及其他AR Media公司所負責出版的相關編輯之會議與討論。Alex表示,「為了AR Media的主要經營核心概念,升任Henrik為雜誌主編,將有利於持續DETEKTOR 雜誌編輯概念的基本精神與發展。這也表示我們進一步投資在企業的永續發展。 而對我作為此企業領導者而言,也可以更專心於企業真正問題的解決,並以更熱摯的心面對企業未來的發展與規劃。」

視Henrik 接任DETEKTOR 雜誌後的工作表現,未來,可能還會繼續兼任 SecurityWorldHotel.com電子媒體 (安控產業新聞)的主編之職。

以上資訊,摘/譯自SecurityWorldHotel.com/Sweden edition 內 2011/11/23 新聞。
(http://www.securityworldhotel.com/se/news.asp?YearSearch=2011&category=1&company_id=16&id=57111#)

2011年8月8日 星期一

經濟持續衰退中, 安控產業是否能穩住基本盤?

自上週美國被"標準普爾"信評降級,許多經濟學人陸續發表預測,全球經濟蕭條將會延長持續一段時間。

儘管,筆者並不是什麼重要的經濟分析家,也不是什麼金融學者,在此,僅憑藉著對於此產業的觀察與了解,分享相關市場資訊及觀察看法:


  1. 安控產業的市場,經多年的觀察,對於一般消費市場經濟的趨勢,會有延遲反應的狀況。怎麼說? 也就是,當市場經濟正在成長時,安控產業反而成長趨緩,反而是社情動盪(有犯罪率升高、社會安全感不穩定)的時候,安控設備的銷售會較明顯地成長。當各國經濟衰退,形成"貧者愈貧,富者更富"的狀態時,社會的恐慌,會造成"M"型社會的右側族群(富者群),加強"安全防護"的設施,帶動安控設備的市場成長

  2. 為了提振經濟,各國政府會加強"國家級"建設專案的推動,安控設備,目前已經是各重大建設中,雖不是佔有很高比例,但卻是不可或缺的"弱電"設備及安全防護裝置。所以,安控設備的市場,常常是與當地的「營建」業的消長,有一定連動與影響

  3. 過去的感應裝置(Detector / Alarm ),常常有誤報的情況。 為了彌補這項缺點,目前,多會加裝影像攝影的裝置,用攝/錄影的影像,加以視覺的判斷。這項演變,使得影像監視器材,在各地的安控市場中,幾乎都佔有60% - 70%的市場產值。而,這樣的應用,隨著網路頻寬的愈趨成長,使用愈便利成熟下,將會繼續擴大。



市場分析數據


於2010年10月中本部落格所分享的數據中,提到:
IMS Research預估2012年全球CCTV市場的規模,將達143億美元;美國、西歐、日本市場已趨成熟,成長緩慢;但是,新興市場--東歐、俄羅斯、中東、拉丁美洲等市場--將逐年有20%的複合成長率,到2012年的市場規模預估將有20億美元

引述3S Market友站的最新披露: IMS Research最近表示,比起2010年,今年全球的視頻監控市場依然有著強勁的增長速度,預計是超過10%。這種強勁增長的動力主要來自於網路視頻監控設備(IP Surveillance)的銷售。 (更多詳情,請閱: http://3smarket-info.blogspot.com/2011/08/2014.html) 在此友站的部落格中另一篇文章中披露,IP Surveillance的成長原因,有三:
(一) 網路頻寬的發達與普及-- 五年來因影像壓縮技術的進步, 使得影像可直接透過 Internet做傳送, 已經非常的方便, 這應該是IP 監控會興起的第一個基本因素;
(二) 廠商利潤的驅使--目前一支網路攝影機的市售價仍比類比攝影機, 平均仍要高出至少2.5倍以上. 因此有能力處理IP 技術的廠商, 當然樂意大力推銷網路監控系統, 特別是有一定需求量的專案上;
(三) 成本與便利性的考量--對於中大型系統來說,比起類比式的監控設備來說,網路型監控系統之安裝較為便利(因為可以使用已經佈好的網路插槽,不需另外拉線。 就遠端監看來說,也較類比式的設備來得簡易與支援容易。 不論是中長程的系統擴充效能,或是整體設備成本,都比類比式的監控設備,來得經濟實惠。

儘管如此,類比式的監控設備,也不會立即地被網路型監控設備完全取代! 類比式的監控設備,對於社會經濟起步,網路頻寬尚未普及的市場來說,仍是最佳的優先採購選擇。
(右圖: EMEA市場的"網路監控" 及 "類比監控"之市場佔有率之分析圖表)



什麼設備或條件,會影響市場採購?

所以,筆者認為,安控設備的未來幾年的銷售,在全球各地的市場,仍會維持住基本盤,並穩定成長。當然,在有社會階級動亂及新興成長的國家中,我認為,其市場的階段性成長會更快速些!
成長中的採購,並不是"人人有獎"式的雨露均霑。 個人認為,將會有以下的幾項因素,使得具有這些條件的廠商之產品,被市場需求優先選擇:



  • 具備"口碑"--能夠提出"口碑"或"有力證明"的廠商、產品:
    監控設備的出口廠商,尤其是亞洲的製造商,應該要提供其配合的經銷/代理商,相對有效的行銷工具。 除了產品目錄、手冊外,具有影響性的新聞報導、取得認證、或/及成功案例分享...等;這些都是能夠說服消費者(在消費者對品牌還沒有深入的認知時),取得更高的信任度。



  • 具備"品牌"知名度:
    當然,對於長期經營品牌的廠商及其產品,在市場產品太過充斥的情況下,將會被廠商優先推薦,或被消費者指名購買。 若過去還未著墨於品牌經營的話,在此經濟不景氣,歐美品牌呈現疲態的空檔下,亞洲廠商應該努力朝"品牌"經營下功夫,用時間及持續曝光,來累積品牌知名度與品牌價值。



  • 具備"價格"競爭優勢者:
    在此先聲明,各地的安控產業市場,"價格追低"都不是最佳的行銷策略!
    反而是,"相對低價"才是最佳的訂價策略。 何謂"相對低價"呢? 就是,在同等功能與效能的系統規格下,能夠提供相對優惠的價格的產品。 如果,廠商以Simens的系統為行銷歐洲的目標競爭對象,若其系統的效能、規格都與Simens的某產品接近(例如具備80%以上同等的關鍵功能與效能),價格卻只有Simens的實際售價的50%或以下,這樣的產品,就具有"價格"競爭優勢。 除此之外,當有許多其他地區的廠商,都以提供Simens的同等品為行銷競爭目標,價格也都設在Simens的售價的50%以下時,這時,在這些同等競爭的廠商中,能夠以更好的效能(即使相同價格)之"口碑"勝出的廠商及產品,也是具有較高"競爭優勢"的。


廠商,該如何有效地維持以上三項,影響市場採購"優先"因素條件呢?
建議,應該擴大行銷與宣傳使用廣告輔助行銷活動的效益之維繫,透過不斷地曝光傳遞品牌及產品的正向訊息,並且"持續地"執行
(相關的分享,請參考本部落格在2011/July 分享的「 "品牌經營"之年度行銷預算怎麼訂? 」 及 「行銷,也能這麼做! 」兩篇文章內容詳情。)



以上分享。


2011年8月4日 星期四

中國上海 -- 進軍中國市場的一級戰場!



中國上海市,簡稱「滬」,別稱「申」,是現在中國中央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上海,位於中國南北弧形海岸線中部,長江三角洲最東部。 根據Wikipedia的資訊得知,上海,經過百年的發展,從東南海濱僅有60萬人口的縣城,發展成為今天擁有逾2000萬居民。 人口來自全球各地的國際都會。目前,上海是全球最重要的商業、經濟、科教藝術城市之一 , 也是中國的商業、經濟中心以及國際航運和國際會展中心。 上海,是世界公認的全球目前最主要且快速發展的經濟體的展示窗口。根據一份今年5月發表的最新報告顯示,上海市常住人口已突破2300萬人。



全上海市總面積為7,037.7平方公里,但是市中心的區域面積為2,648.6平方公里。光一個上海市的人口,已經與台灣本島的人口相當。(台灣,全島總面積為36,008平方公里,目前總人口為2317萬人。) 因此,以人口數所衍生的經濟實力相當的情況下,台灣廠商若目標進入此市場,可以過去在台灣的發展經驗,加上最新的上海市況分析,進行策略訂定與執行之參酌判斷之依據。



在此,分享"3S Market"部落格的一則「2011 上海市安防集成市場調查分析報告」(http://3smarket-info.blogspot.com/2011/08/2011.html),供各位先進業者及同好參考。


正所謂,知己知彼、屢戰屢勝!

2011年7月27日 星期三

"品牌經營"之年度行銷預算怎麼訂?



很多公司,在"是否要花預算登廣告"這點上,常常猶豫不決,或是直接決策放棄廣告這項行銷工具。 過去四、五年內,許多公司只選擇參展的方式進行行銷及找新客戶。 其中,少部份廠商,會搭配業務人員出差拜訪,確認與客戶的更進一步的合作關係。因為,參展及外加拜訪的方式,在過去幾年內,確實證實有效果,因此,愈來愈多企業,要求其外銷業務及行銷部門人員,以這兩種行銷活動來規劃一整年的業務推展計劃。

效果遞減,工作爆肝

由於這樣的方式,中、台、韓三地的廠商都充分使用,致使近來效果遞減。 再加上,自2009年底之後,一直不斷暴出的金融危機及市場不景氣的全球普遍現象,造成許多企業縮減差旅費用,導致各國主要的國際展覽參觀人數有明顯減少的趨勢。

因此,在人事精省的狀態下,要準備展覽行前事宜,又要開發客戶,還要處理例行的行政與規劃工作,在安控產業內,常常致使業務、行銷人員,成為最容易加班過度、疲勞爆肝的一群! 儘管有這樣的現象,但是,年度的業績目標,確實是揮之不去的壓力; 作為公司的開發先鋒的業務團隊,勢必一定要努力達成公司交辦的任務。

因為為了不確定廣告的效果,又希望追求立即有業績的速效,亞洲的廠商,幾乎是全員出動"業務人員拜訪"的狀態! 所以,台灣廠商跑過的客戶,可能在之前或之後,立即有其他亞洲廠商的業務也安排來訪。客戶因此近距離接觸了不少的廠商,所以,出門看展的必要性,變得更限縮;也因為"送上門"的選擇變多了,相對催促拉進業績的周轉率(Turnover)變得更長!


甚至,客戶也在一點一點的流失中...

廣告/活動預算比例,怎麼抓?

其實,許多歐美客戶,經過了金融風暴的洗禮後,紛紛調整政策,減少庫存準備的壓力。 因此,比較是屬於運作中/高階應用市場的批售及工程的客戶,因為市場網路數位化、客戶要求千變萬化,已經減少或拋棄了自有品牌的作法,改成代理 具有"品牌"知名度的廠商,進行合作。 當然,市場中,還是有OEM/ODM的客戶,但是,這樣的客戶,採購數量,也不如以往來得壯觀;加上有量的機種,大多屬於低價格區間的產品,這類的代工案件,很多都被中國方面的廠商,以極低價格搶走! 台灣廠商,除非產品品質與價格十分有競爭力,否則應該盡量避開在這樣的"紅海殺戮"的市場內繼續奮戰。

面對這麼多亞洲廠商的競爭,台灣廠商,應該怎麼做?
喊了創造"品牌"價值這麼多年,台灣廠商,應該紮實地開始往這條路上邁開大步走!

經營"品牌",十分不易。 但因安控產業的外銷廠商的行銷對象,是市場中的專業業者與人士,並非一般的消費者。因此,倒不需要像一般的消費性產品,進行電視廣告! 相較比起來,安控業的"專業行銷"成本與花費,比消費性產品的行銷成本,動則上千萬或上億經費,要更低得多。

經過統計,一個品牌行銷的年度廣告/活動花費,大概佔企業的年營業收入之4%~10%,為合理的成本考量範圍。所以:



  • 貴公司為新成立的業者,並目標以"品牌"為經營導向的話,前三年的行銷經費,建議要以較高的比例(10%或以上)來抓預算!

  • 貴公司已經經營一段時間,但近日要加強品牌的市場曝光度的話,建議採取以目標業績的6% ~ 8%間來進行廣告/活動預算的規劃。

  • 貴公司再所經營的目標市場內已經有一定程度以上的市場知名度,則可以以4%~6%的廣告/活動預算,用維持品牌在該市場的一定曝光度與知名度。


時空及環境條件變遷,行銷組合,也要隨之調整與改變!



所以,先訂出 貴公司的行銷活動/廣告預算範圍,在以"品牌"建立與經營的角度,建議以以下的比例,來規劃年度行銷活動組合:


  1. 展覽活動: 佔上述年度總預算的 40% - 60%;


  2. 人員出差: 配合展覽的前後進行區域性的客戶拜訪,則可以省去台北出發的重複機票花費,甚至可以運用到Global行程的部分航空公司的優惠機票方案。 人員親訪 & Road Show 佔20 - 30%;


  3. 廣告及新聞文宣行銷: 佔總年度行銷預算的20 - 30%。

在業務人員出訪進行業務活動的這個月份,業務接單及與其他客戶接觸的情形,會有延滯或不理想的狀況。因此,廣告的露出,能夠填補人員出差、忙碌期間的疏漏。 除此之外,若有使用電子新聞行銷平台的話,在展覽活動開始之前二週(甚至在展覽開展一個月前),開始進行新聞消息的發送,能夠協助展前行銷,加強展覽期間的展出效益!

當你的競爭對手(中、韓廠商),拼命地進行市場客戶拜訪時,礙於人力、時間、及金錢之限制,台灣廠商,更應該"借力使力"--善用廣告行銷效益的擴散力,輔助我們在人力與經費的不足!


在此,亦提供一則PO 文: "你是否總覺得 ~ 廣告效果不好"
http://3smarket-info.blogspot.com/2011/07/blog-post_26.html
敬請參考。

2011年7月22日 星期五

快速檢視 中國市場有多大?!

據安防監控網的資料批露,中國安防行業繼續保持高速增長。近年來,中國安防行業一直處於高速發展之中,相關資料顯示,從2007年的1450億到2010年的2270億(人民幣),安防產值每年在以兩位元元數的速度增長。以2010年中國安防市場資料為例,安防設備在2010年的產值大概是961億,安防工程1190億,安防服務是119億。



影像監控,佔中國安防設備中37%,是最大宗的產品線
其中,影像(視頻)監控(Video Surveillance)是目前安防設備裡面最大的產品線,其總產值大概為360億,占市場產品的比重是37% ; 門禁對講(Access Control/Door Phone)計84億,佔據9% ; 防盜報警(Detectors/Alarm)計114億,佔 12% ; 社區安防(Residential monitoring) 計62億,占6% ; 安防軟體(Software/CMS) 計13億,占1% ; 防爆安檢(inspection) 計38億,占4% ; 此外實體與人體安防(Safety) 產值為290億,佔據總總量的30%。

近年來,網路監控產品及科技,日趨成熟,價格也趨"庶民",社會需求不斷擴大,造就IP監控產業興起的主因。 目前,電信、IT、生物識別等相關產業之企業大老,也都紛紛關注或已涉足安防領域,以期分得安防這塊市場大餅。未來幾年,將隨著高清化(High Definition, HD)和智慧化(Intelligency)趨勢的愈發明顯,安防產業的市場,將更加擴大,相關從業之企業,也必將面臨更激烈的競爭。


(詳細分析內容,請參考: 3S Market Blog http://3smarket-info.blogspot.com/2011/07/2011.html)

中國境內停車場管理的行業,迅速發展。
2014年市場值預估將超過37億人民幣!


據中國"千家安防網"的資訊,2010年中國停車場管理系統的市場規模已經達14.5億元人民幣。預估2011年的市場值可成長到18億人民幣。 依照近年來的年成長率估算,2014年中國境內的停車場管理系統需求將超過37億元人民幣。


中國,政策上將推動成為全球最大的安防生產基地
2011年1月,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其國務會議中,定調國策要加快推動"電信網"、"廣播電視廣"、及"互聯網"的三網融合。而,網路化、高解析(高清)化、與智能化 一直是中國安防產業發展的方向。

中國安防產業,在近五年內,每年都以20%的年成長率,進行發展。 配合這項政策,及中國安防產業的蓬勃成長,加上中國平安城市建設、網路頻寬的限制解放、與該國重點扶植的策略推進下,中國將可能成為全球最大的安防生產基地。

中國,也是台灣安控產業,最大的競爭國

對岸(中國),自2008年以來,政策上不斷地進行安控產業外銷與科技之推動。 今年度,中國國家科技技術評選中,安控科技也有創新產品及技術入圍。據報導中指出,中國安防企業科技,在其"十一五"期間,表現了極高的熱度與力度。 相關產業之企業,每年投入創新開發的比例,普遍都佔到該企業銷售年營收的5%以上。


近年來,中國大力推動"平安城市"的各項建設,催化了中國安控企業的自主創新研發及品牌行銷的比例,同時間,也直接促進了市場的應用成長。加上科技的整合應用,影像監控整合軟體及感應科技(如影像辨識分析、RFID科技、3D科技、...等),擴大應用到交通、大樓管理、食品安全管理、行動應用...等跨界領域,是必然的趨勢。也因此,中國國內的廣大市場,將提供中國安防企業,最大的練兵場。近年來中國安防企業也意識到價格戰所帶來的經營惡果,必須向高技術與高品質的市場區間位移及轉型。


台灣,應走出代工,加強應用創新,朝品牌經營
台灣安防廠商,近年來有投入自主研發的資金比例,少之又少。 加上,台灣政府當局,對此產業的了解不多,也不知道要怎麼輔導產業升級與壯大,造成台灣安防產業的廠商,這兩年來發展極為兩極! 因此,中國安防廠商的全面化崛起,對台灣安防廠商的威脅極巨! 因為,中國廠商的技術與品質水準,在其龐大市場收益後,將逐年追上台、韓的水平!

台灣的安防產業之從業廠商,若要突破這項即將面臨的經營困境,避免被全球安房市場採購邊緣化,只有走出代工陰影,朝加強應用科技創新,及品牌價值經營,才能衝出一條血路與生機!

(相關報導來源,請參考:
http://www.1000security.com/intercom/news/2011-07/63303.html
http://www.1000security.com/acs/news/acs_sys/news/2011-07/63307.html
http://www.qianjia.com/html/2011-07/91306.html)

2011年7月17日 星期日

轉載: IP 監控市場何時才會開始全面性的成長?



正值全球大步邁向數位網路監控/管理的同時,相當的從業人員/企業,都十分關切"IP 監控市場,何時才會真正大幅成長?"



除了2010年底~2011年初,DETEKTOR International(國際版)雜誌中,不斷揭示IMS Research的研究結果,指出到2015年以前,會開始有大換機潮;大概是全球現在安裝量的50%都會換成高解析規格的網路監控攝影機及系統。

為能接上這來勢洶洶的市場成長趨勢,廠商應該如何因應呢?

特此推薦好友的這篇文章,
http://3smarket-info.blogspot.com/2011/07/ip_14.html


希望對各位產業先進的產品研發及行銷方向有幫助!

2008年8月7日 星期四

台灣當局 要求改名? 不允許曾說「終極統一」的當局政府政策,一步步把台灣推向絕境之中!



◎作者: 王巧蓉

這是一個真實的事件。


美國邁阿密大學金德芳教授(June Teufel Dreyer)告訴我們,她打電話到美國航空公司(American Airlines)確認八月五日經由邁阿密轉舊金山到台北的AA1830機位,卻遭航空公司要求要具有台灣的簽證。通常美國人到台灣只要不超過三十天,是不需要台灣簽證,服務人員說:「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所以要有簽證,而且台灣當局已經宣稱從台灣改名為中華台北。」
各位台灣人民,你們知道自己不知不覺被改名了嗎?而且已經變成中國的一部分?


金教授是位友我台灣的美國政治學者,造訪台灣的次數不下十次,頭一遭被美國航空司要求簽證,因此她理所當然地向航空公司糾正台灣並不是中國的一部分,台灣是一個主權的國家。
這位美國航空公司人員很沒有把握地說,台灣已經把名字改為中華台北(Chinese Taipei),「因此就意味著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簽證當然是必備的。」她聽聞大為震驚,再質問航空公司人員這項要求是否來自中國當局?得到的答覆更是斬釘截鐵:不是,台灣名稱改變的要求是來自台灣政府。
(..."now that it is part of China, a visa must be needed." I said Taiwan wasn’t part of China, it was a sovereign state. She replied no, that a while back---she wasn’t sure exactly when ---TW had announced that it was changing its name from Taiwan to Chinese Taipei.....she was reading to me from a set of directions she’d been supplied with.)


怎麼會這麼巧?縱使國際上沒有人會認同中國國民黨所謂「中華台北」並不意味台灣屬於中國的說法,現任馬英九政府卻如此大剌剌地通知國際航空公司,說我們台灣現在要改名叫「中華台北」?
這件事情還請國內媒體務必追查清楚,我們不允許曾說「終極統一」的馬英九政府,一步步把台灣推向絕境之中!


作者: 美國華府台灣人公共事務會(FAPA)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