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不吐不快篇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不吐不快篇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1年11月9日 星期三

國營/公共事業之門禁系統應用原則

近期英國安防產業協會(BSIA)對外正式發表一份國營/公共事業之門禁系統應用原則之文件,以協助該國之政府相關企業在應用及使用此科技產品與系統。

該文件內容,詳細闡述這類事業體(如自來水公司、發電廠、核能電廠、煉油廠...等)如何有效應用這類科技設備,加強內部自我安全防護。文中並分享來自此協會成員廠商建置過的案例,以協助未來考慮應用相關設備的立法單位取得充分的參考依據。

BSIA現任協會理事長,Mike Sussman先生,說:「社群與政治環境的改變,致使日益增加的恐怖組織及日常惡意的破壞等威脅,確實造成這類國家級的公共設施的安全維護系統變弱。加上天災所造成的及內部的操作損壞,也必須增加對操作這些公共設備企業的安全顧慮與考量。基於這些理由,讓有效監督與管理規範這些公共設備廠所的必要性,變得愈來愈重要。」他說:「目前的門禁管理系統,能夠架構出效能穩定但是成本不高的管理機制,有效管理每日進出各管控場所之所有授權人員及訪客狀況。現在市面上的門禁系統,都能與其他相關的安控器材進行整合應用,提高整體安全防護的管理層級與效能。」
(新聞內容詳情請check: http://www.securityworldhotel.com/uk/news.asp?YearSearch=2011&category=2&company_id=0&id=56921)

這份資料,可供各界免費索取。
BSIA提供該科技應用白皮書,主要是在促進公營企業多多採用該協會會員廠商的經驗與產品,藉以提高會員廠商的商機締結的機會。另外,能夠讓公單位,不要在競價之下,犧牲了應該維護的系統運作效能與品質;也是一種保護優良企業的正統產業推展作法。

在此分享,以供國人及相關單位參考與借鏡。

2011年10月5日 星期三

歐洲衰退, 亞洲品牌正崛起!

因歐豬五國的拖累,致使歐元區國家經濟預測明年仍有陷入衰退之虞。 歐盟官員近期正在檢測重整歐洲銀行資本之道。法國和比利時亦表示將設立「壞帳銀行」以保留比利時德克夏銀行集團(Dexia SA BE-DEXB)問題資產。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也指出,歐洲紓困基金將最後被用來援助銀行,投資人可能因紓困希臘的部分計畫而出現較大損失。

歐洲經濟衰退,正是亞洲廠商的機會!

整體歐洲經濟,預期2012看壞!
若是下半年及明年的歐洲市場經濟,持續看低,這對於亞洲安控優質產品的廠商,無疑是一個不算差的消息。

因為,過去經濟景氣之時,當歐洲買家口袋很深時,亞洲品牌及產品,幾乎只是他們銷售陣容中的"陪襯"品及低價取代品。如果不是價格考量,在歐洲的EndUser不會主動挑選或指明亞洲品牌產品。 現在,他們經濟不景氣的風向消息,一放出,將使得歐洲安控的經銷/代理/及產品採購買主,考量到進貨成本的壓力,轉而調整向單價成本較低、有品牌口碑的亞洲製造商或廠商洽詢。

經濟不景氣時,會有人賠錢,但是,也有人逆勢賺錢! 差別在於,是否準備好面對「經濟不景氣」以及「市場變化」的因應對策及積極做法! 面對不能避免的 歐洲市場(或擴大到EMEA--全歐洲、中東、非洲--地區), 貴公司是否也已擬定因應對策了呢?

台灣品牌應逆向操作,搶占歐洲市場灘頭!

一向以服務、品質口碑見長的台灣廠商,應該趁此時,歐美大廠受到經濟景氣影響重創之際,趁虛進入歐洲市場佈局! 在從2011年起的這兩、三年間,台灣廠商,能夠藉由 IP Surveillance, HD/Megapixel 的主流議題及產品系列 (註1),有效地打入佔有40%全球監控總產值的歐洲市場。 若能在這關鍵的三年間,成功與在地主要的代理經銷商合作,台灣廠商,將能夠建立起品牌知名度與形象,更能穩固歐洲市場佔有率,並向全球市場邁進!

筆者認為,9月份是歐洲廠商/業者於暑期假期結束後,開始正常業務運作的月份。此時的各歐洲廠商,應該正在因應市場趨勢訊息,進行策略討論與調整。 各家明年初的產品行銷方向,將在10月-11月間敲定。

每年10月中旬之後至12月15日左右,是各歐美客戶發出採購訂單的最重要期間。 若以上方向推測正確,目前積極發表產品特點及新產品訊息的亞洲廠商,將會明顯看到歐美客戶洽詢與下單增加的跡象!



(註1) 筆者認為,從2011年起的2~3年間,是亞洲品牌在歐美崛起的黃金時機! 這個時機的"金雞母"產品,將會是系統整合應用的中高端的網路監控產品! 因為這個時期的客戶,大多屬於政府單位、高收入用戶社區、銀行、跨國企業、及高收益事業(如石油、化工、礦業、...等)。 若要在此時有效進軍歐洲/中東市場的廠商,除了具備"對"的產品外,還必須找到以負責專案規劃、安裝的"對"的客戶/行銷通路,才能順勢進入EMEA市場,順利地逆勢成長。



AR Media (瑞典商瑞亞媒體)--自1989年於瑞典成立,一直專心致力於經營安控電子產業的專業媒體刊物與電子平台--了解廠商的難處與需求,特別規劃,於每年10月至次年1月間,推出「平民價格」的優質行銷廣告組合。 欲掌握EMEA行銷的商機,AR Media (瑞典商 瑞亞媒體) 能幫助亞洲廠商在EMEA地區的專業安控業者社群中建立專業形象與知名度!

詳情請洽:
瑞典商瑞亞媒體有限公司(亞太分公司)
TEL: + (886 - 2) 2622-1365 , 2622-1385
FAX: + (886 - 2) 2622-1305
Address: 20F, No. 12, Xinshi 1st Rd. Sec. 1,Danshui Dist., New Taipei City 251, Taiwan
台灣 新北市(251)淡水區 新市一路一段12號20樓
Email: asian.ad@armediaint.com
http://www.armediaint.com/

2011年7月22日 星期五

快速檢視 中國市場有多大?!

據安防監控網的資料批露,中國安防行業繼續保持高速增長。近年來,中國安防行業一直處於高速發展之中,相關資料顯示,從2007年的1450億到2010年的2270億(人民幣),安防產值每年在以兩位元元數的速度增長。以2010年中國安防市場資料為例,安防設備在2010年的產值大概是961億,安防工程1190億,安防服務是119億。



影像監控,佔中國安防設備中37%,是最大宗的產品線
其中,影像(視頻)監控(Video Surveillance)是目前安防設備裡面最大的產品線,其總產值大概為360億,占市場產品的比重是37% ; 門禁對講(Access Control/Door Phone)計84億,佔據9% ; 防盜報警(Detectors/Alarm)計114億,佔 12% ; 社區安防(Residential monitoring) 計62億,占6% ; 安防軟體(Software/CMS) 計13億,占1% ; 防爆安檢(inspection) 計38億,占4% ; 此外實體與人體安防(Safety) 產值為290億,佔據總總量的30%。

近年來,網路監控產品及科技,日趨成熟,價格也趨"庶民",社會需求不斷擴大,造就IP監控產業興起的主因。 目前,電信、IT、生物識別等相關產業之企業大老,也都紛紛關注或已涉足安防領域,以期分得安防這塊市場大餅。未來幾年,將隨著高清化(High Definition, HD)和智慧化(Intelligency)趨勢的愈發明顯,安防產業的市場,將更加擴大,相關從業之企業,也必將面臨更激烈的競爭。


(詳細分析內容,請參考: 3S Market Blog http://3smarket-info.blogspot.com/2011/07/2011.html)

中國境內停車場管理的行業,迅速發展。
2014年市場值預估將超過37億人民幣!


據中國"千家安防網"的資訊,2010年中國停車場管理系統的市場規模已經達14.5億元人民幣。預估2011年的市場值可成長到18億人民幣。 依照近年來的年成長率估算,2014年中國境內的停車場管理系統需求將超過37億元人民幣。


中國,政策上將推動成為全球最大的安防生產基地
2011年1月,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其國務會議中,定調國策要加快推動"電信網"、"廣播電視廣"、及"互聯網"的三網融合。而,網路化、高解析(高清)化、與智能化 一直是中國安防產業發展的方向。

中國安防產業,在近五年內,每年都以20%的年成長率,進行發展。 配合這項政策,及中國安防產業的蓬勃成長,加上中國平安城市建設、網路頻寬的限制解放、與該國重點扶植的策略推進下,中國將可能成為全球最大的安防生產基地。

中國,也是台灣安控產業,最大的競爭國

對岸(中國),自2008年以來,政策上不斷地進行安控產業外銷與科技之推動。 今年度,中國國家科技技術評選中,安控科技也有創新產品及技術入圍。據報導中指出,中國安防企業科技,在其"十一五"期間,表現了極高的熱度與力度。 相關產業之企業,每年投入創新開發的比例,普遍都佔到該企業銷售年營收的5%以上。


近年來,中國大力推動"平安城市"的各項建設,催化了中國安控企業的自主創新研發及品牌行銷的比例,同時間,也直接促進了市場的應用成長。加上科技的整合應用,影像監控整合軟體及感應科技(如影像辨識分析、RFID科技、3D科技、...等),擴大應用到交通、大樓管理、食品安全管理、行動應用...等跨界領域,是必然的趨勢。也因此,中國國內的廣大市場,將提供中國安防企業,最大的練兵場。近年來中國安防企業也意識到價格戰所帶來的經營惡果,必須向高技術與高品質的市場區間位移及轉型。


台灣,應走出代工,加強應用創新,朝品牌經營
台灣安防廠商,近年來有投入自主研發的資金比例,少之又少。 加上,台灣政府當局,對此產業的了解不多,也不知道要怎麼輔導產業升級與壯大,造成台灣安防產業的廠商,這兩年來發展極為兩極! 因此,中國安防廠商的全面化崛起,對台灣安防廠商的威脅極巨! 因為,中國廠商的技術與品質水準,在其龐大市場收益後,將逐年追上台、韓的水平!

台灣的安防產業之從業廠商,若要突破這項即將面臨的經營困境,避免被全球安房市場採購邊緣化,只有走出代工陰影,朝加強應用科技創新,及品牌價值經營,才能衝出一條血路與生機!

(相關報導來源,請參考:
http://www.1000security.com/intercom/news/2011-07/63303.html
http://www.1000security.com/acs/news/acs_sys/news/2011-07/63307.html
http://www.qianjia.com/html/2011-07/91306.html)

2011年2月9日 星期三

新春看「航站情緣」感想~~


相信家中有第四台的人,一定都看過這部電影。 劇中描述的是,一名欲入境美國的東歐人(我忘了是哪個小國家了),因於入境時,遭逢國家滅絕,因此簽證與旅行證件無效,而留宿在美國機場內的故事。

看到最近台灣旅客,滯留在埃及,卻須由中國專機搭救離開埃及; 看到台灣同胞因在菲律賓犯案,受到中國執法人員的施暴,並經遣送至中國的種種外交、主權不清...的政府烏龍事件... 我想台灣地區內有至少1/10 +左右的人從事貿易,並且需要經常地在海外奔波,開創業務,加上每月大量海外旅行出遊的人數,若有朝一日,台灣宣佈歸屬於另一個國家,不知道有多少人會需要睡在世界各地的機場內...

為了不成為流落異鄉的難民,也不希望有一天我們的家業、家人流散或消失,更不希望哪一天我們要遭受外來政權的欺凌,有相同感受的人啊~ 我們是否要更積極地要求政府,務必挺身出來捍衛我們的家園、捍衛我們的國家主權與治權、並保護我們人民所賦予之不可被剝奪的人權與法權!
~~~ 今日的積極作為 , 才能換來未來的安樂家園 ~~~

2009年2月26日 星期四

Taiwan 可以簽 CECA 嗎? (二)



(註*) CECA 於 2/27/2009更名為 ECFA, 本文出現所有CECA = ECFA

CECA, 是要在確立其協議內容、條件及雙方的定位,確實是對台灣有利,以台灣優先的狀態下,才能簽。 而不是現在政府所說的,先簽完,再交立院黨團審議;若已經簽好合約了,審議有何X用?


在狀況都不明白的情況下,我身為2300萬國人之ㄧ的立場與身份,我(僅代表我個人)不同意先簽此CECA。

政府硬要簽,台灣人民能怎麼辦?

若政府硬要去跟人家簽CECA,能怎麼辦?
只能自認倒楣呀! 就像家裡出一個不肖子孫,將家給賣了,家人能怎麼辦?
「這麼衰?!」
「沒辦法,這是我們自己選出來的政府、團隊!」,人民全體(不含權貴人士) 只能概括承受,然後,再謀未來打算。



若我們的阿Q政府跟中國去簽CECA或類似的不平等"新割讓"條款的話,不管我們事後再怎麼抗爭、抗議,也改變不了台灣歸"順"中國的事實與命運! 我們這些政府眼裡的"死老百姓"(非可以移民或捲款他居的權貴們) 也莫可奈何。 那麼,就只有先教育(催眠)自己,接受"台灣貨要變成中國貨"及"台灣人要成為中國境外屬民"的現實吧! 正所謂,山不轉路轉,人不轉我轉。在此情況下,台灣精神,要再拿出來發揮一下! 台灣精神,有很多面相,在此,我要強調的是,臺灣人擅於做"殖民地"子民的精神: "沉潛、吃苦耐勞、善於察言觀色、擅於審時度勢-調整策略-的本領":




  1. 先只好強迫自己接受 (雖說人有免於脅迫、恐懼的自由,但情勢所逼,能如何?)

  2. 自己設身在這個情況下,用幾個月的時間,來體會台灣人在中國的強勢下,會有哪些實質優點與缺點

  3. 此時,務必善用"中國"屬民及屬地的特性,找到進軍中國市場的最佳戰略(就是可以損失最小的方法)

  4. 盡最大努力,將在外銷其他國家所喪失的業績收入,以在廣大卻充滿豺狼虎豹的"殺戮型"的中國市場,殺出一條血路來補回。



用寫的比較快! 事實上,若要真的看到能回補,不知道是民國哪一年才能辦得到... (抱歉,到時候可能已經不是用"民國X年"來表示了) 台灣的命運,到底,還要再苦多久????




「大」中國市場,台灣廠商吃得到、吞得下嗎?




中國大陸的市場,是大。 因為他擁有大量的消費人口。但是,他們會買我們台灣的產品嗎? 剛開始也許會。 然後,仿冒品到處都是。 接下來,雖然滿街看到台灣或自家生產的品牌產品,不過賺錢的都不是我們。

台灣水果不是就是這樣嗎? 大陸只跟台灣進了一、二次水果、農產品,然後,大陸到處都是台灣芭樂、台灣荔枝、...等知名水果農產品。若查明,都是大陸自產的,剛開始偷偷貼我們的品牌,仿冒我們的包裝,久而久之,他們的卻變成市場主要供應源時,就不知道羞恥地大大方方的用起我們的品牌了!

所以,看上中國"龐大胃納量"的市場規模的廠商,除了要看看中國對 貴公司所生產的產品屬性,歡不歡迎、有沒有購買力、容不容易在被仿冒後打官司爭取權益等因素外,還要有不同於以往的更機動、更具彈性的行銷策略,才不會被在地的山寨土匪型的競爭仿冒者,以鳩佔鵲巢的方式,將我們辛苦的努力成果,強取豪奪了去!

中國市場,台灣廠商及商品不可以缺席。不過,我們最好是要用"外國"的身分,被進口到中國才是最好的。若中國對我們馬政府友好,應該要更像對其他國家一樣,或提供更優惠的互惠商務往來條件,來吸引並歡迎我們進軍中國市場才對;不應該是像現在這樣,處處要將我們「壓落底(台諺)」的做法來對我們國家才對。

對於,我們經營了30-50年的海外(外銷歐美)的實績與所建立起來的關係與商譽,也是不可以輕易地放棄。 若因為簽了CECA, 台灣品牌與商品,要以藏身於中國之後,才有出路的話,這不是白白地將我們過去所打下的歐美江山,雙手奉上給中國,直接享用我們用雙手與鮮血孕育出來的這豐碩的果實嗎?

我們,中華民國(台灣),國雖小,但是,所有在這片土地上的商業團體與從業大眾,都是經過挑戰各種磨難、困境的環境下,屢創佳績的一群存活下來的精英。若要有效地拯救台灣的外貿實績及維繫近50年來的台灣成就,希望我們的政府,能夠繼續保有"台灣"的主權獨立性,才能使我們的企業在海外能抬頭挺胸;也才能繼續發展出"不卑不亢"的大國民情操,及具有"國際、世界"觀的跨國經營才略之人才!

Taiwan 可以簽 CECA 嗎? (一)



「台灣要簽 CECA (註*) 」應該用驚嘆號(!) ,還是問號(?)呢?
雖然現在大部分各大媒體上都在宣傳告訴視聽大眾,「要」簽 CECA是台灣的唯一未來出路,但是,老實說,我心中有萬千個問號,無法說服我自己--這是台灣「對」的未來??? 所以,在此小小的天地裡,以此為題,與你分享、抒發一下我個人的想法與看法,...
(註*) CECA 於 2/27/2009更名為 ECFA, 本文出現所有CECA = ECFA


CECA,只與經濟有關,無關乎政治嗎?

名嘴說,簽CECA只與經濟有關,非政治議題。 對嗎? 「不對」,我說,「CECA,是以政治的角度與立場,強力影響並促成經濟合作的議題!」就此講起來,好像沒有什麼不好。但,中國的政治角度是什麼? 他們會視台灣為一個國家(獨立主權)嗎? 若非國與國的立場,那麼,中國是國家,他們視台灣是什麼? 是特區? 是一省? 是地區? 若是細想起來,不平等的政治談判籌碼下,這樣促成的經濟合作,能夠對台灣有利嗎?


  • 若中國同意將台灣視為一個正式、主權獨立的「國家」來談, (這會是中國對台灣及在此所有的人民,釋出最大的善意及誠意! 我要給他拍拍手!! 並會從此見到中國的任何人、事、物,都會向他們行最大的禮,並視中國為友好之邦,從此相隨左右,在海外全力相挺! ) 那麼,幹嘛這麼麻煩要簽什麼CECA? 就直接發話給各國,支持我們台灣 (至於要用「台灣」或「中華民國」或其他名稱,都可以商量) 來簽「自由貿易協議FTA」、「東協+4、5」,並支持我們進WTO就好了呀! CECA 在這個角度上,有簽沒簽都不重要!



  • 若中國只是把台灣當作他們的附屬地(特區、地區、或一省)來談,那麼,台灣的這些官員,現在慫恿我們台灣人民同意他們去做類似"割地賠款"的CECA簽署一事,是不是頭殼壞掉了?否則哪有別人到你家「深門踏戶(台諺)」來叫你簽下不平等條約(好像叫你把家給他,但他不付錢,會給的好處是你們可以繼續在這裡住下去,短期暫時不用付房租,並可以享受在外面走動的自由一樣),你還努力說服家人說,好啦,簽啦,把這個"家"這塊地"算是他的啦,因為我們可以有地方住,還可以跟別人往來,沒差耶! 簡直是"阿Q"到了極點! 若按照一般家庭的觀念,這是「敗家子」的行為,是要被逐出宗廟、趕出家門的! 若以國家觀點來看,這是以前「漢奸」做的事,不是嗎? 在電影裡面,是要被觀眾臭罵、吐口水的耶!!!
若政府執意簽CECA, 對台灣只有好的影響嗎?


若視我們為對等國的方式來簽,我沒意見,而且會讚揚我們政府"大有為";但,若以「特區、一省、或地區...等非國家」的位階來簽的話,那麼:
  • 簽完成CECA的同時,"中華民國"就等於被馬政府自己"棄械"後自動銷毀了(因只剩,台灣特區或台灣地區或台灣省)! 然後,馬上總統府、五院、各級政府單位,應該就只是虛設,而無實際"路用"(台語)了! 這些單位,自當日起,做的任何經濟與政治行為或決策,都會受此合約規範,必須"尊重"對方,一一請示同意後,才能確認,然後層層佈達遵照執行!



  • 台灣護照、文件、出口紙箱上都要放Taiwan, China 及 Made in Taiwan, China (或,直接要求要放 China (Tawan) 或 Made in China才能享受各優惠國之往來最惠關稅及通關條例呢). 如果是這樣子,這些具有最惠通關及關稅的國家,是台灣的主要貿易及往來夥伴嗎? 若不是,我們有必要這麼委屈求全嗎? 若都是台灣出口大國,那麼除了關稅會下降的誘因外,要不要考慮,這些國家的人民(消費者)對於標示"Made in China"會不會造成購買信任的降低或不購買呢? 若會的話,那麼在台灣的出口企業,不僅不會因為關稅降低而占便宜,反而是吃了大虧: 原來打著Made in Taiwan,雖然進口商要付關稅,但消費者喜歡台灣貨的穩定品質、信譽、誠信而購買(反正關稅會轉嫁到消費者身上),現在因為是另一種中國貨,消費者意願若大幅降低,而沒人買的話,那麼降低關稅,也不會便宜到我們出口商,反而害了我們(訂單驟減)--這就好像我們小時候看過的一篇寓言"小狗刁骨頭過河"的故事,因為它貪圖水裡的另一塊骨頭,欲咬之,反而失去自己嘴裡的骨頭。 台灣人,千萬別因為還沒看到合約條款、或,還不確定能有哪些優勢、優惠前,就貿然"張口應許",試圖去拿不確定的"好處",你可能要損失的比你預測要得到的還大很多呢!
中國丟出CECA的議題給台灣的政府當局,在我看來,好比將馬眼兩側遮起來,然後,用一根細細的竹竿,在馬頭前掛著胡蘿蔔,要馬兒向前努力跑,一直跑,只要照做,就"好像"可以吃到這根在眼前晃動的胡蘿蔔!!!! 有看過這則寓言故事嗎? 你應該知道結局是什麼吧!!

又像是,白雪公主故事裡的惡皇后手中的紅色毒蘋果: 當時皇后變成老婆婆告訴白雪公主說"只要妳咬下這個漂亮的紅蘋果,你心中的夢想(願望)就會馬上實現....所以,"善良(也是無知)"的白雪公主,就真的給它咬下去,喔喔 .... 連小孩子都知道,白雪公主立刻就倒下去,死了!!! 在童話世界裡,白雪公主有英俊的王子,來給她親一下,所以,結局是美好的. 而,在我們真實的世界中,台灣的"王子"在哪裡? 辛巴威嗎? 還是美國? 絕對不是前者,也應該不會是後者,因為美國最近貪圖中國的美色(大量外匯存底),特別派遣"希拉蕊"來向中國明著、暗著地頻送秋波呢! 要他來救我們,那不是「請鬼開藥帖(台諺)」嗎? 又,難道要寄望「惡皇后(中國)」來親我們嗎? (P.S. 有看過故事或卡通的都知道,就算惡皇后她願意來親,或許多其他非白雪公主初戀王子的人來親,她--白雪公主--也是不會醒的,好不好!!)



別傻了!

台灣人&台灣的商人,你還在發什麼愣呀!!!

(...... more,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