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安防器材商展 展後心得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安防器材商展 展後心得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1年11月8日 星期二

中國深圳 CPSE 2011展

CPSE2011展覽,剛剛於11月1日結束。此展佔地100000平方米(計9個展覽館),超過1500家參展廠商;四日的展覽,訪客初估超過85000人次。但是,據本人的觀察,大概只有40%的參觀者,是展覽廠商的有效訪客/潛在客戶。



主辦單位,似乎今年將館一(Hall 1)的攤位間走到縮小了一些,在一館中走起來較前一屆的展覽更擁擠。九個展館中,參觀者最多的是Hall 1,Hall 6及Hall 9。除國外知名品牌的代理商特裝攤位外,在Hall 6 中,有台灣館及韓國館的展商聚集,讓六館內的展覽呈現更富多元化。


據相關資料顯示,中國安防總市場值在2010年達到RMB$2270億元人民幣,其中影像監控(Video Surveillance)佔37%, 門禁系統(Access Control)佔9%, 警報偵防(Alarm/Detector)佔12%, 中央保全(Central Monitoring)佔4%,防火/安全防護/人身安全佔30%。今年中國政策繼續落實「安全城市」計畫執行,並且主力促進安防智聯網的科技及產業發展,使得今年中國廠商的內、外銷比為8:2 或 7:3 (積極內銷、緩慢外銷發展)。


展後,筆者論點,提供台灣廠商參考:


  1. 若目標進入中國市場: 重點產品將會放在中/高階的系統solution。 因為,中國在地充斥傳統CCTV影像監控類的廠商與產品(例如: Speed Domes, Color Cameras, Housing, DVRs, Transmission devices),品質也進步很多,但價格比台製品便宜。 台灣廠商若欲進入此市場,應該策略上調整成,以中/高階產品進軍,爭取原代理歐美品牌的中國業者/廠商的合作。

  2. 若利用中國為進入其他世界市場的跳板: 下一屆參加此展,應該更重視展覽攤位的呈現方式。展覽攤位的設點位置,也很重要;台灣廠商,應該盡量設攤位在館一到館六通道間的位置。針對國際市場的行銷,高清攝影機(HD 及 Megapixel解析)是明年度及後年度的銷售主力; 除此之外,台灣廠商進入國際市場的有利產品,也是應該放在中/高階的系統整合及解決方案設備。因為,歐美產品因為市場經濟預期疲弱的趨勢下,亞洲廠商的中/高階產品,除能夠具備符合水準的系統效能與功能,還有價格優勢!
    當歐美主力品牌面臨競爭的同時,正是台灣品牌(或亞洲品牌)逆勢突起的最好機會!

接下來的3~5年內,是亞洲廠商品牌能夠快速躍升國際舞台的絕佳時機。 在此黃金機會下,台灣廠商的產品,只要做好品質,強化客戶服務,就能吸引各國重要的安控代理廠商的親睞與合作,進而成功搶下過去歐美品牌所攻下的市場板塊。 擁有市場佔有率,就能奠定品牌對市場的影響力,品牌價值就能彰顯!

誠摯建議台灣廠商,要利用此趨勢的走向,借力使力,主打品牌行銷。 趁此機會,闖出品牌知名度及市場價值! 若錯過這個上天創造的好機會,之後,亞洲廠商的品牌,若要躍入國際市場,就會花更多的投資與力量,才能有效呈現。

北歐SECTECH展--2011瑞典展覽,展後分享

自從知道總公司在北歐有自辦安防專業展覽以來,今年是第一次回瑞典親身參觀同事口中每年津津樂道的SECTECH展覽。

【SECTECH展】由AR Media與StockholmMesse聯合主辦。每兩年間,於Stockholm市、Copenhagen市、及Oslo市三地,輪流舉辦此SECTECH展覽各一次。 SECTECH展,每展為期二日,提供品牌廠商與當地安控業者(代理商、經銷商、進口商、安裝商...等)一個絕佳的貿易與資訊交流機會。







自抵達Stockholm之後,即加入總公司同事進場的佈置作業。此展覽的特色,就是不論大小廠商,一律規定使用標準隔間裝潢,不用木工特裝。而且,每家參展廠商最多只能訂兩個標準攤位(每個標準攤位是3M x 2M)。展商只要將展品運到,帶來攤位用裝飾用海報、掛板、及文宣,就可以順利展出。 因此,在進場日的會場上,不吵雜,且環境很乾淨,讓佈展的心情好很多! (一般若遇到佈展日會場敲打吵雜,環境灰塵飛散,加上展台未到...等,會讓人心浮氣躁,很是煩悶.)





每屆展覽開展的第一天結束後,部份廠商會在其攤位上繼續辦理約一個小時的"暢飲"活動。 今年有Bosch及在地的PAS Solution於會場結束展覽後,讓其在地客戶憑事前提供的邀請函,繼續留在會場內暢飲商談。並且,於晚間7:00開始,繼續參加展覽主辦單位的晚宴。 在每屆的瑞典展覽期間,主辦方AR Media都會在晚宴中,頒佈當年的Detektor Security Award的得獎名單與獲獎者。 今年影像監控(Video Surveillance) 的首獎得獎者是SONY, 門禁(Access Control)的首獎得主是法國的Morpho, 警報偵防(Alarm/Detector)類的首獎得主是瑞典的AlarmTec. (更多詳情,請參閱12月初出刊的DETEKTOR Int'l 雜誌,或點入http://www.securityworldhotel.com/int/news.asp?string1=Detektor%20Security%20Award&string2=&string3=&string4=&YearSearch=2011&category=1&company_id=0&type=1&NAV=1&id=56728了解)





根據展後,總公司(主辦方)的統計,扣除重複進出的人數,實際的參觀人數統計是2480多人次。 參觀者,極少數是在地的最終用戶;幾乎98%以上都是產業的各階層業者。




今年瑞典的SECTECH展中,共有4家台灣廠商配合代理商參展,到場協助。 除此之外,另遇到數位來自台灣的IP Surveillance的業者代表到現場參觀。所以,今年大概來到北歐此展的台灣廠商人數,有七人。 加上來自新加坡的業者,亞洲參觀人數大概是十人左右。展覽兩日,都是從早上9:00到下午5:00展出。即使到第二日,都無人提早收攤結束展出。完整的兩日展覽,幾乎每個時段,都有新的參觀者進場參觀。讓我覺得,這是我在這產業以來,參觀過的最精緻、最密集、最經濟實惠的一個專業安控展覽。





在會場展出同時,SECTECH會場中,也舉辦小型的論壇及廠商的新產品/科技說明會。 今年度,台灣的EtherWan(益網科技),媲美歐美大廠的作法,率先為其在地的代理商,開辦一場網路科技應用說明會及一系列的專業文宣發表,旨在協助代理商業績落實、加強品牌在地紮根、並有效鞏固合作關係。這是我首次看到亞洲廠商,具備超越歐美廠商的大器作法,也很榮幸能夠協助總公司參與此次特別專案的進行。希望未來能有更多優質的亞洲品牌廠商,能夠用更多創新或先進的思維,在國際市場中,打出亞洲品牌的市佔率!

2012年度,SECTECH展,只有在11月份(11/14-15/2012)在丹麥Copenhagen市辦理展出。 接下來,是2013年的 3月(3/12-13/2013)在挪威Oslo展覽,及同年的10月中旬回到瑞典Stockholm市辦理。這三場同品牌專業展中,以瑞典展覽的規模比較大,其次是丹麥的Sectech展;挪威的展覽場次,最小。 一般Scandinavia市場,會由瑞典的代理商負責挪威的市場推展;加上,丹麥與其他Scandinavian的經營文化略有不同,因此建議亞洲廠商,佈局Scandinavian市場,選擇瑞典及丹麥兩地的專業展覽參展。





P.S. Scandinavia地區,是指Sweden, Denmark, 及 Norway三國地區.
Nordic,才是指包含芬蘭、冰島、及Scandinavian三國的泛稱。





有關SECTECH展覽,更多詳情,請進入 http://www.sectech.nu/ 查詢。

2011.3發表"北歐安控市場現況" http://ashachang.blogspot.com/2011/04/20113.html 資訊參考。

2010年7月15日 星期四

展覽回顧分享 (英國 / 香港 / 韓國展)

5月份到6月底,一連跑了三個展覽: IFSEC (Birmingham, UK), Asian Securitex (Hong Kong), 及 Security World (Seoul, Korea)。 其中後者兩個展,是一般台灣廠商所不熟悉的展覽,也比較屬於在地展覽。

IFSEC (Birmingham, UK)

這當然是大家所熟知的世界級大展覽。每年都有將近25000人次參觀此展。 2010年共有計650家來自全球各國的安控廠商進駐參展。其中,亞洲的團體,來自中國、台灣、及韓國的廠商,因家數眾多,都設有國家館群聚,吸引更多參觀者前往。

中國館,今年的廠商素質,略微提高一些。 比起去年,較多來自中國廠商,選擇不在中國館中展出。其中,也有大概6 - 8家將攤位蓋得很大。看來中國廠商的財力,已日見雄厚了! 中國廠商中,以HikVision (海康)在歐洲市場,最被該市場中的客戶所接受。 其他中國廠牌,還尚未浮上檯面。雖然,中國廠商整體的服務素質有向上提升,台灣的廠商,在水準上普遍還是高出中國廠商許多。 值得我們台灣廠商警惕的是,中國廠商也開始懂得謙虛了。因為,他們若懂得謙遜,心理理層面上,就是表示很急著想要多多學習 與改進! 一但,他們的服務技巧因為時日累積獲得增進,加上擴大的財力,台灣廠商今時今日的優勢,將不復存在!

韓國廠商,今年在IFSEC展出的整體狀況,最引起我的注意。 他們過去85%的參展商,都會展出IP產品、DVR及NVR、還有網管軟體。 但是,今年與過去幾年都不一樣。 今年大概70%的參展商,都在展出Analog Cameras及少部份IP Cameras。 都以HD 及 Megapixel等的高解析度產品為主。 我詢問了一兩家我熟悉的韓國廠商,得知,他們已經領悟出NVR及DVR的市場不好做,沒利潤,而且不容易產生大數量的訂單。所以,許多韓國廠商紛紛轉回去為客戶客製化服務並生產(供應)攝影機為主的產品。 這個趨勢,是否也值得台灣廠商關切與注意呢? 或是,韓國的退出是因為台灣廠商在DVR 與 NVR方面太強,搶了他們的全球市佔率? 若是後者,這也是一種台灣之光, 不是嗎?

台灣廠商,在IP solution方面,在 IFSEC 展中,表現很突出。 Vivotek, ACTi, Brickcom, GeoVision的展出與表現,都很吸睛。歐洲的參觀者與買家,也都認同這幾個亞洲的品牌。 假已時日,也許台灣安控產業,也會如電腦產業一樣,出現在 IP surveillance 領域方面的領導品牌。

就我個人的看法,台灣廠商的力量太過於分散。 若是能夠聚焦一個話題,在下次展覽時,以此為主題,將台灣廠商整合在館四(ifsec展的館4是以IP Surveillance產品為主)--可選擇進駐台灣館參展或是圍繞在台灣館外獨立展出皆可--形成"市集"效應! 然後,用該聚焦的話題來舉辦Open Forum,或是 參觀護照活動,或是由買家勾出台灣廠商中願意配合的廠商鏈 來抽高級贈品 (如最夯的iPAD 或是 iPHONE 4G),讓台灣廠商在該"設定話題"圈中,成為領導供應源,或是提高能見度吸引更多的買主願意先來台灣找產品! 如此一來,台灣也許就能先跳出中、韓夾擊的第一道關卡(客戶的選擇),搶得先機。 然後,再以我們純熟的服務技巧與貿易專業,來贏得客戶的採購與存續。

如果政府或公部門單位,能夠協助安控產業廠商,早一點(如在展出的6 - 9個月以前)來準備與籌劃下一屆IFSEC展的整體行銷配合,不僅對廠商的國際推展上來說是一大助力,政府也能結合民間的力量,整體作戰,達到更好的輔導效果!

Asian Securitex (香港安控、建築、建材、燈具四合一展)

這是個兩年一度的專業展。展覽規模不大,但是,今年增加中國華南、及澳門地區的房產與建築業者到場參觀。類似此型態的展覽,在亞洲地區或中/港/台三地中,並不多見,成功的展覽案例也尚未出現。此展中,有部分業者在推展環保概念的住居規劃、建材、與燈具產品&設計。目前,還看不出此展未來的重要性。但是,若是在兩岸三地的經貿往來議題,針對中國各省的建築業主與公單位使用者來說,自2010年起政策上會主推綠能與環保議題的產品與建案。若以此為目的,到香港出差參觀展覽,比在內地的誘因大。若此誘因形成,吸引更多廠商進駐參展的話,未來此展也許會是此四類產品進入中國、澳門、香港地區市場的最佳踏板。 值得觀察。

Security World 2010 (韓國展)

前往此展參展,主要是為了我們亞太地區的業務推展需要。因為,韓國也有很多的安控製造與出口廠商,所以,AR Media也在2010年首次將此展納入我們要親自到展服務的重要亞洲展之一。
這個展覽,不是很大,還是比較屬於韓國內陸展。參觀者,普遍不會說英文。但是,這個展的參觀者對於外來的資訊卻是接受度很高。 我們家的雜誌,都是英文版,結果第二天就發了剩下十分之ㄧ。展覽第三天(最後一天)的上午,雜誌就發得精光。 這是我這兩年來首次在展覽上不需強力推銷,雜誌就被索取一空的第一個展覽。
從這個現象,我的合理推敲是,韓國其實很渴望其他地區的資訊與產品,給韓國市場注入適當的刺激。如果台灣廠商有物美價優的商品,應該可以考慮也銷道韓國試看看。這個市場,不像日本一樣對品質的極端挑剔,但是經濟活絡,對外來品接受度雖保守但是較日本市場更為開放。 對於品質有要求的質優廠商,韓國應該是台灣廠商過去沒想過要去開發的處女市場吧?!

以上資訊與感想,與產業先進分享。
希望能夠增加一些不同的思維,協助找出更多利基的藍海商機!

2009年5月27日 星期三

2009 IFSEC 展後心得分享


今年(2009)IFSEC展規模比起往年來看,總面積小了許多. 據大會初步資料報告,共計600家廠商參展,29,000多訪客參觀. 雖然參觀者總人數比去年小幅減少11%,但是現場的參觀(整體)熱絡度不減.


2009年 IFSEC展主要參展廠商分佈在第3A, 4, 及5館. 第5館訂為Video Surveillance區, 第4館則為 IP Surveillance區. 此展的參觀人潮第一,二天多在第5館, 第三,四天則多在第4館. 3A館的人潮則是由4館游移過去. 所以總的來說,參觀人潮相當平均.



參展廠商怎麼看今年的展覽


在全球金融不景氣的衝擊下,雖然歐洲普遍表示在過去2季的市場成交金額比往年下降30%左右,但是,這樣的幅度仍然可以接受. 參展廠商也表示,現在還有興趣來看展的參觀者,都是有業務需求並且還在市場活動力很高的業者. 所以,廠商與訪客的洽談(進入主題)速度快,並且需求較以往明確.


今年許多中大型品牌廠商,並未來此展參展,或縮小參展攤位的規模. 使得例行性來看展的客戶,放開心胸接受更多市場上可能的供應來源. 此現象, 無疑地為亞洲的參展廠商開了一個希望之門. 因為我負責在展中巡訪亞洲的參展商,也與來自台灣(大部份), 中國,及韓國的廠商多有交換意見的機會; 我獲得的意見是,在今年的展上,有更多的有效客戶, 他們許多都對有質感的中,高端產品有興趣.


會場的另一個現場是85%的訪客會先詢問網路產品. 雖然,最後實際下單的數量大宗的項目不一定是IP產品,但是 若一家廠商擁有不錯效能的IP產品,將會為業績帶路, 引來更多商業成交的機會.


大多數的 台灣參展廠商,在展後一週左右,表示對今年的實際展覽效果表示滿意. 展後追蹤的客戶回覆快速, 並很快看到合作意願或下單的成效; 因此,原抱著忐忑的心前來參展的廠商,大多數都在參展的第一天就覺得寬慰不少.


台灣 vs 中國/韓國


據此展代理商表示, 今年此展首次遭遇中國參展廠商家數大過台灣廠商家數. <<>
回溯到2004年時,若我沒記錯的話,當時參加此展的中國廠商家數還不到10家. 怎料到才短短地5年間,中國的參展家數已經多過60家,其中還有如HikVision (中國海康)的大型獨立裝潢攤位廠商多家. HikVision在今年多個國際大展中, 嶄露頭角. 他們可能是目前在韓/中/台三地間最被歐/美國家內客戶所認同的亞洲大 品牌之一.


在此三地間, 另一個大品牌就是SAMSUNG. 今年全IFSEC展上最大的攤位就是Samsung. 他們佔了4個大區塊,每一區塊都是超級大攤位, 形成大型的田字,將附近走道上的客人都吸了進去. 所以, Samsung已經在歐洲落地生根,已經是國際品牌,應該不再適用"亞洲"這個字眼.


大家都知道, 中國政府支持他們的廠商到國際參展,給予較多的補助. 同時間, 韓國政府也在他們廠商向海外參展補助上不遺餘力的大力協助. 反觀,我們的政府所做的,相比之下,實在相去甚遠...


台灣館 (Taiwan Pavilion)


台灣館在館5及館4各設一處, 分別由此展總代理貿友公司配合貿協電電公會兩單位協助進行廠商補助,使用共同台灣館形象,群聚參展. 今年上述兩造的台灣館(Taiwan Pavilion)位置選擇都相當不錯. 各自的台灣館形象設計也很優秀,比以往醒目. 若能繼續保持此參展水準,欲節省參展費用的台灣廠商, 加入台灣館行列參展,是很具經濟效益的選擇.

以上心得與拙見, 提供各位安控同好及先進參考.


敬請不吝指正.



2009年2月16日 星期一

2009 杜拜參展之行


每年前往此展,對亞洲的參展廠商,最是掙扎! 因為它的展覽期間,都再每年年初(一月份)。 不僅僅是剛剛做完企業年底結算及新年度計畫,還是在中國新年的開始或之前。 今年展覽的日期,是在1/18-20,一如以往,共計三天的展覽。 展覽期間的溫度,比起台北暖和,展覽的會場,也頗為熱絡,不像廠商原先預期的冷。


今年Intersec展的整體參觀者素質,明顯提升


中東地區,確實受到金融風暴的影響,但也因為如此,以往在會場中遇到的"田僑仔"型的參觀者,今年大幅減少,所以,在會場中的參觀者與買家素質,普遍來看,是提升的。為什麼呢? 因為,若去年有2萬人來參觀的話,其中可能只有1.2萬人是本產業的真正買家,其他的四成參觀者,可能是來看看有什麼可以投資的,或是,來了解一下而已。 但是,今年的參觀者,具官方統計有1.7萬人,這裡面,應該有1.1萬 參觀者是此產業的真正業者。所以,從與各參展廠商(台、韓、日、中)普遍聊起來,獲得此結論,今年Intersec展的整體參觀者素質,明顯提升。


2009年的杜拜展,台灣館的位置在第二館,位於國際大廠的周圍,除了地點好以外,最主要是中國館不再黏在我們的四周,而且,韓國館在第六館,處於邊域地帶,對台灣的廠商影響小! 所以,經過台灣館的訪客,不會受到其他中、韓廠商的干擾,在經過與大廠的比較之下,台灣廠商的價值,較容易脫穎而出,受到訪客的青睞。因此,即使到第三天的關展前30分鐘,台灣館的廠商,仍有很多家,還忙於接待客戶及洽談,甚是忙碌。


從買氣上來看,也有多家參展廠商表示,不論在會場上,或是展後的追單、開發情況,參觀者(買家)的回應速度都變快了。 已經有幾家廠商在展後及年後的閒談中表示,客戶的洽談認真度,有甚於以往。所以,應該在此恭賀今年有前往參加Intersec杜拜展的廠商們,祝你們 接單順利、不斷!


杜拜物價,上升二倍


杜拜的物價,在他們面臨金融風暴後,據說爆漲了二倍,所以,吃的喝的,都變貴了! 因為,我參加的是快去快回的行程,只有佈展完的那個下午有時間去繞一下。展覽一結束,就連夜搭機回台灣了,並沒有好好地在當地逛一下。但是,因為我們AR Media在會場攤位上,有請一位在地的小姐(長得很像"潘妮洛普克魯茲")協助我們會場發送雜誌及訂閱客戶的事宜,她告訴我,現在的杜拜生活花費已經上漲得很厲害。所以,今年到杜拜參展的廠商(展後第二天才離開的人),可能會發現,杜拜已經不再是買名牌的天堂了。


杜拜驚魂,喜劇收場


話說,佈展後的下午,因為有一家廠商也是很快就佈置好攤位,所以,我與我同事,加上他們兩位,四人一同乘坐一台計程車,就由展覽館旁的IBIS飯店出發前往"Gold Suk"(黃金市場)。 因為,在出發前,我想在IBIS的飯店櫃檯將美金換成當地幣,不過,因櫃檯先生表示,在飯店的兌換率不高,建議到市集的兌換小店再換錢的價格會好一點。 因此,我就將黑色的皮夾拿在手上,與大夥兒一起興沖沖地上了車。在車上,大夥兒漫天閒聊,並且有說有笑,頗為愉快。 很快地,車就到了黃金市場。 我們四人,分成兩組,約好一個半小時後的碰面地點後,就各自分頭閒逛...我們這一組,經過了換錢的小舖,查了一下匯率,果然比飯店的好一點。 所以,我就伸手到大背包內去拿我的皮夾... 咦,怎麼摸不到...找了約5分鐘,我開始有不好的預兆...糟了,我的皮夾可能掉在計程車上!


我和我的同事,再也沒心情逛了。我們坐在Gold Suk沿路的旅客休息椅上,約有10分鐘,不知道要怎麼辦。 他安慰我說,你還有錢在飯店嗎? 我們要不要回去拿? 我說,我有台幣在飯店,不過所有外幣都在那個皮夾內了! 要不,你借我錢,我回國再匯錢給你。他還真好,他願意借我錢耶...但是,我們並沒有馬上站起來,我問他有沒有帶IBIS飯店的電話(因為他住在那裡),所以,我透過他打電話回IBIS並轉知我們的遭遇...就在我與飯店櫃檯講述時,我的同事,拿出了一張"救命單"--那就是他下車取的計程車資收據!! 


我將收據上的資訊,告知飯店的櫃檯,並表示會替我們打給車行,要我過20分鐘打給他。 到了時間,我撥電話過去,因為正值6:00禱告時間,所以,沒人接聽。 又過了20分鐘,打過去,總算有人來接聽並轉接給我們當時談話的櫃檯先生;櫃檯告知,計程車司機已經找到,並且也留了手機讓我打過去。接通後,他表示可以送過來,但是要付這一趟的車資。想到,可以找回失物,已經很高興了,所以,也就很爽快地答應他。 在等司機回來時,另外兩名同伴也回到此會面點了,在重述一次"失物尋回"的事件後,我們四人決定,待司機回來後,我們要撘原車回我們的飯店(Crown Plaza). 經過一會兒,同車與司機果然出現了。他讓我檢查我的皮夾,確認分文未少,我們告訴他,我們要坐回市區,這趟車資與接下來的一起算。他也喜孜孜地,載我們回飯店。


回飯店後,我為了犒慰與我一同飽受驚嚇的同事,我們在飯店的二樓,可是狠狠地飽吃了一頓! 當然是我請客啊! 所以,荷包也給它小小地失了血... 不過,能找回全部的金額,我也有享用到美食,這點代價是一定要的啦!


經過了這次失物的教訓,奉勸各位常出差的業界好朋友們,出門在外(尤其搭計程車)不管要不要報帳,千萬記得要取收據喔!


2007年4月24日 星期二

山雨欲來? -- 台灣安全監控產業


從最近的SecuTech展上,我個人的觀察結果是,投入安全監控產業的廠商,如雨後春筍般的不斷冒出來。 這樣的情況,也同樣發生在韓國與中國的相關產業上。

對亞太區整體的產業發展而言,除非這三地的廠商各自找到區域產業的競爭核心與定位,否則在目前模糊的線上,三地的廠商大多無法發展良性得競合互動的關係,反而,會更加變本加厲的持續惡性價格競爭的狀況。
雖說台灣地區有一、二家廠商目標低價、經濟型產品,價格足以與中製貨相抗衡。但是,中國方面是全面性的低價供應傾向,著實在過去這2、3年來,吸走很多原本要下給台灣的訂單。 中方廠商,也因為本國的市場養份與海外訂單的增加,快速的竄升與成長,累積了更多的競爭實力。 在這樣的實力培養下,原本被詬病的品質與質量問題,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也會被快速獲得改善與突破。

除此之外,目前歐美客戶發現與中方廠商的溝通痛苦指數很高,有部分忠實客戶還是願意回到台灣來找產品與服務的供應。 但是,因為台灣產業內人才的培養斷層,與產業結構尚未健全與擴大,也有廠商回流後發現,目前檯面上的第一線外銷業務(尤其對產品的了解)能力不足,雖然外語能力與接待態度較中方為優,但是,仍不足以讓客戶滿意,進而感動。

產品開發的速度與領導性,也在市場的板塊移動下,將台灣產業慢慢排擠到外圍。 目前,暫時由韓國領先,中方緊追在台灣之後。 但是,這樣的情況,有產業先進預言,台灣將會在不久的將來敬陪末座。

台灣安全監控產業,現在呈現的是一種「山雨欲來」前的穩定,甚至有一點點悶熱。 敏銳的廠商們,是否在低壓的持續壟罩下,已經做好的防禦或迎擊的準備了呢?

2007年4月22日 星期日

2007 SecuTech台北展




台北SecuTech保全器材展,上週剛結束。 協會也藉此機會參予了此整整三天的活動。
此展因今年屆滿10周年,主辦單位「紐奧良文化事業(股)」,特別擴大舉辦了開幕式與同業交流酒會,盛況空前。

但今年,凡參加此展的展商與參觀者,在大會會場中,也許跟我一樣,也發現了以下的現象與不同:
1) 中國展商數目大幅增加
2) 韓國參展廠商也為數眾多
3) 新創企業展商多重金裝潢,重視行銷形象
4) 展品重疊性大--今年最多主題強調: IP上網機型、物體追蹤功能、高倍數電動伸縮鏡頭(30x, 35x zoom camera或 speed/fast domes)
5) 海外買主/訪客略較以往稍有增加,但是仍不足以提供展商滿意的客戶數

在會場的三天中,本人也藉機多方與本國展商、海外展商及過去熟識的外國客戶詳談,發現在他們心中,各自反映出參加此展的優缺點:

<< 本國展商 >>
優點
* 參展成本較低
* 進出場與器材架設便利
* 容易呈現企業裝潢風格與形象
* 來台看展的訪客有逐年小幅增加的趨勢

缺點
* 與本區域(韓、中)展商同台競爭愈發激烈
* 台灣廠商優勢不再
* 辦大會向海外的宣傳不夠,使得來台參觀此展的訪客增加速度過慢

<<韓國展商>>
優點
* 韓國的保全展已無法吸引海外買主,故轉而向海外之亞洲區域展覽參展
* 已知許多客戶會來台灣參觀此SecuTech 展,故可與客戶見面(客戶開發與拜訪費用減少)
* 並可同時開發台灣市場的潛在客戶(尋求展商OEM合作)

缺點
* 主辦大會向海外的宣傳不夠,使得來台參 觀此展的訪客增加速度過慢

<<中國展商>>
優點
* 向台灣及其他國家的展商學習
* 同時開發台灣市場的潛在客戶增加外銷實績

缺點
* 來台簽證不易取得
* 主辦大會的協調與現場服務協助不夠

<<海外買主>>
優點
* (供應商來自中、韓、台三地者)可以一次見足供應商及新廠商
* 與台灣的廠商溝通較中國廠商容易

缺點
* 展覽規模 (比起深圳展)仍太小
* 台灣展商的產品與服務特色並無太大差異與突出之處

綜觀以上之意見,此展在亞太地區的專業度與重要性來說,已經在主辦單位的多年堅持與努力下大幅提升。 所以,SecuTech展將在未來對亞太地區的專業安防/影像監控之製造與服務廠商來說,是個不可或缺,也不容被忽視的重要活動。 若主辦單位,能注資在海外宣傳與宣導上,使來台參觀的買主增加的話,要將此展提升為亞洲主要的保全器材展,也是指日可待。

儘管SecuTech展仍有繼續向上成長的空間,但仍必須注意大環境變化所存在的競爭危機。 另一方面,在主辦單位忙著數鈔票的同時,是否也會盡一點力在提振台灣廠商競爭力? 或是,協助台灣找到未來競爭核心的定位上呢?

台灣廠商,可能要更團結的提供意見與開放討論,已能共同找出出路,來面對目前,以及未來更嚴峻的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