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27日 星期三

品牌的經營,就是一門哲學的實踐



行銷大師科特勒(Philip Kotler)於最新行銷概念中言明,「品牌應該全面進入消費者生活,才能瞄準他們的思想、情感與精神,讓他們對你的品牌堅定不移。」品牌已經包圍了我們的生活,從餐飲、服飾、手機、汽車、娛樂,生活的每個層面幾乎都留有品牌的印記。


一個好的品牌影響層面不僅僅是消費方面,還可能會影響生活哲學,「品牌」賣的不僅是產品,更是一種生活價值觀。 (轉載自「品牌台灣」網站)



「品牌」的背後 必須有經營的深度


本站筆者認為,品牌,不僅僅只是一個商標(圖形+色彩)的呈現,還必須具備著企業的經營精隨與文化(策略)深度。  試想,國際品牌如SONY、APPLE... 等,呈現出來的品牌價值,都不單單只是商標圖騰、產品外觀設計及功能而已。 這些品牌的愛好者,大多愛的是這品牌與產品背後的「設計理念」、「精緻的服務」、甚至是領導者的經營魅力!

當一個小品牌在「萌芽」或甚至是「播種」之初,經營者應該就要賦予其品牌一個最能夠代表該企業"核心競爭力"或希望達到的"服務精神與宗旨"的意義與形象。而且,隨著經營一段時間後的調整,每五年或十年,也能夠進行該品牌商標/圖騰的更新與調變,以賦予符合新的經營方針的意義與精隨。


「品牌」經營者在執行品牌行銷與經營的過程中,必須透過與主要競爭者的相對動態與實力間的評比,檢視其經營是否仍在運行的軌道上,並是否仍保有相對的競爭力!!

如果 貴公司的品牌,還在朝向大品牌或主力品牌學習的路上追趕的話,參考這些「標竿品牌」在市場上的作法,採用「老二」哲學的方式,一路跟隨(緊跟在後),是過去「亞洲廠商」最慣用的方式。 唯一有一點,筆者希望提醒那些曾經用此方法得到成功的廠商的是,成功之後別忘了加入自家的強項,並改良成獨有的「技術」或「服務」優勢--這才是真正開始讓自己的企業與商標,具有品牌意義的基礎。 否則,即使成功了,也只會一直是追隨者(Follower)的角色,很難跳脫"殺價競爭"的泥淖中,進而成就自有品牌價值...

不斷省思,訂定市場行銷策略

有了品牌意義後,經營者,必須不斷省思,修正執行策略:
  • 主要或目標競爭者,超前我司的市場位置有多少?
  • 要用什麼策略,趕上 主要或目標競爭者,以較小的市場差距與之競爭?
  • 主要或目標競爭者的業務,面對我司的行銷策略,會如何因應?
  • 目標市場中的主力客戶,怎麼回應我司的競爭策略?
  • 主要或目標競爭者,他們面對未來,下一步會怎麼做?

透過一連串的「訂策略」、「執行(行銷&銷售)」、「市調(售後服務與關切使用情形)」、「檢討」、「修正」 (再回到「訂策略」)的決策循環,行銷"品牌"的績效,才能逐漸成長、茁壯、並結出豐碩的果實。


經濟部國際貿易局與外貿協, 為協助業者掌握品牌經營最新趨勢及立基,會於7月3日、7月4日在台北舉辦「2012年台灣國際品牌論壇」,邀請國際百大品牌及知名品牌操盤手齊聚,從趨勢拆解到實戰分享、從策略導入到實境體驗,全方位引爆品牌經營新未來。

引用該活動的引言,「新科技正全面改寫全球總體經濟的輪廓與個體消費行為模式。...新時代的品牌行銷,必須深入(透由)文化的深度與廣度,才能創造絕對差異的創意(優勢)。」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