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3日 星期一

寫在IFSEC展前 - 台灣安防產業的前景(一)


這篇文章,應該說是用來在未來檢驗我自己對自己對產業的看法用的.
目前的情勢,影響安防產業的起落因素十分複雜,老實說,對於產業的未來,我個人十分茫然...

一直以來,安控業者都不是台灣政府所主力扶持的產業。因為,這個產業 (1) 產值無法經過市場誘因刺激,大幅成長;(2) 技術上無明確突破性的議題可供產業炒作,提升國際能見度或市場成長預期;(3) 產業內企業規模,屬中小企業型態居多,尚待政府投入大幅資金與配套輔導;(4) 尚無國際知名之領導品牌及影響力;(4) 產值不大.

但是,最近對岸(中國)在政策上開始重點扶植他們的安防產業;台灣政府也開始又對此產業投以關愛的眼神,開始投入小額資金,測試產業成長潛力。這對安防產業,應該說是一項利多,但是,也同時提前升高了兩岸產業業者在國際市場上競爭的白熱化!

台灣安防廠商 優勢喪失中...

由於近8年來,許多台灣廠商自中國進口半成品,或直接在中國設廠生產、組裝,對於歐美的買家與客戶來說,中國製與台灣製的界線已經越來越不明顯。這對真正努力在台灣生產並堅持台灣優良品質的品牌與廠商來說,十分不利。 因為,一般不清楚的潛在歐美客戶,會用中國的價格,來要求100%台灣製的品牌及廠商,並作為採購比較的依據。 所以,台灣堅持品質的優秀廠商,除非能拉長戰線,並繼續堅持品質外,否則很容易落入價格殺價的"混"戰中,並犧牲利潤求生存!

前者(能拉長戰線者),需要口袋夠深,或能接受金主的奧援,否則很難生存;甚至可能在努力維護價值的過程中,被現實的殘酷犧牲掉! 後者(殺價求生者),則仍可能有收益不敷開銷,或因降低品質造成退貨或客戶不滿的實質或潛在商業損失,最後仍不敵一波一波降價惡鬥,面臨停損退出的可能...

好像台灣廠商,"進"也是死,"退"也活不了...
還沒那麼悲觀啦!

台灣,仍然具備有利條件嗎?

現階段,有幾個因素仍然對台灣廠商有利: (也就是說,未來2-3年內,此有利優勢可能會改變)

1) 文化水平:
整體來說,目前台灣廠商的外銷從業人員的水準(接待技巧、專業知識、英語能力),還是高過中國廠商許多。這點,普遍受到歐美的買家與廠商肯定! 不過,中國廠商,也知道這項缺點,不斷地從台灣、香港,以高薪挖角到中國去工作服務,並且,大部分中國廠商都在尋求在香港(或甚至未來在台灣)開設小型公司,將公司登記為"香港"或"台灣"公司,來加強對國際行銷。
對此,一方面希望政府不要強力簽署ECFA(好像不可能)外,另一方面這個產業的台灣廠商,因為外銷專業人員的培養很不容易,應該積極思考,如何更有效地栽培能快速上手的專業行銷人員,並且提供更有挑戰性的工作未來性留住有效人才! 以避免中國廠商未來挾強大的金錢實力,在台灣大幅吸收人才到中國去服務!

2) 整體服務:
除了第1)點的個人從業人員的素質(目前)較高外,台灣廠商對客戶所提供的整體服務,較有配套的概念。 舉例來說,若國外客戶反應品質有問題或瑕疵,台灣廠商的態度,比較會選擇面對問題,處理並解決客戶問題,並提供相關的RMA協商及後續服務。雖然,不如歐美在地的服務預期與水準,但是,大部分優秀的台灣廠商,多能獲得客戶的接受與滿意,並獲得再訂貨的持續交易的結果。 反觀,中國廠商,在客戶提出品質問題反映時,大多採取迴避不處理或以理由推拖責任來因應;所以,雖然歐美廠商知道向中國採購價格較低,台灣廠商仍能夠掌握到歐美主要的優質客戶的原因。 但是,隨著時間的演進及中國廠商的努力學習改善,這項優勢,若台灣廠商若持續自滿,將慢慢喪失。 現在我們應該開始思考,如何提高我們對客戶的有利價值與因素,以因應急起直追的中國威脅!

3) 技術、整合、創意:
由於台灣廠商早在8年前大幅進入中國市場尋求設廠、或生產開發合作,許多中國的安防廠商因此,很容易地進入安防產業,並因此在中國開設更多的公司、品牌、與工廠,投入安防產業的行銷行列。過去的因,成為今日的果。今日,在生產方面,中國已經漸漸趕上並超前台灣廠商所能產出的產值與量! 但是,因為中國廠商的"跨階"成長,目前他們仍缺乏台灣另一批系統應用廠商的經年累月所累積起來的紮實經驗與市場應用的整合能力。這項經驗與實力,是過去回向給安防製造廠商改善產品設計與品質穩定度提升的重要基礎,也是開發設計創意的來源! 不過,因為中國內陸市場的腹地太大,雖然現在該市場內普遍對品質(產品本體、施工安裝...等)要求不高,但是,隨著未來市場的成長與資訊的交流,中國製造廠商因此而能獲得推進的潛力與實力,將不可小覷。
>> 續......台灣安防產業的前景(二)

1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2) 技術上無明確突破性的議題可供產業炒作 ==> 或許可以觀察 HDcctv 的 potential